作為廣東大族粵銘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族粵銘”)總經理,卓勁松用了15年左右的時間,帶領這家本土企業成長為國內中小型激光設備行業的隱形冠軍,產品遠銷海內外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如今,他又有了新的目標——依靠頂天立地的創新,給傳統激光設備添上智能制造的翅膀,開拓激光制造的新藍海。
專注激光制造成為行業隱形冠軍
2001年,卓勁松與多人合伙投資70萬元,在東莞萬江成立粵銘激光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銘激光”),后遷至松山湖。
和很多處于初創期的小公司一樣,粵銘激光剛成立時,做的產品都是較為低端的傳統激光設備。可這類產品進入門檻低,看到激光設備行業的商機,很多企業蜂擁而至,競爭異常激烈,行業整體上處于“技術含量不高、門檻低、利潤率低”的混亂競爭局面。
都說亂世出英雄,身處其中的卓勁松深諳其理。在仔細研究市場格局、研判行業走向后,粵銘激光決定與行業龍頭企業和眾多中小企業形成差異化競爭,重新將企業定位為中小型激光設備的頂尖品牌,并提出做到“顧客至上、品質為先”的經營理念。
此后,粵銘激光所用的零部件都來自德國、日本等領先國家,以確保生產出來的設備是高品質的。使用最好的元器件,意味著加大企業的產品成本,產品定價自然要水漲船高。
為了讓廣大設備應用商愿意為高價產品買單,卓勁松在保證產品高品質的同時,在售后服務上也承諾要實現高標準,力求讓客戶體驗達到最佳。就這樣一步步堅持下來,粵銘激光逐漸將激光設備的應用拓展至更多行業領域。
正當所有人都認為粵銘激光將走上順風順水階段之時,2008年,風驟雨急的金融危機給卓勁松著實上了一課。
據他回憶,當時,粵銘激光的銷售網站已經遍布全球87個國家和地區。2008年9月,公司每天還能接到40多臺的訂單,但國慶長假一過,每天就只有寥寥的兩三臺。卓勁松為此不得不裁掉了一些企業員工,減少危機對企業的沖擊。這一次挫折,讓他開始重新審視企業的發展思路和路徑,也促使他最終決定接受亞洲最大、全球排名第二的激光設備上市公司——大族激光的入股收購邀請。2009年,粵銘激光與大族激光正式強強聯合,大族激光以注資數千萬元的價格收購粵銘激光51%的股份,成為大股東,公司由此也改稱為“大族粵銘”。
在這次合作公布后,有行業觀察者認為,大族激光以較低的代價撿了個大便宜。且從收購以來的業績上看,大族粵銘的業績在過去數年保持穩定增長,大族激光早已收回當初的投資金額。
對于這一觀點,卓勁松有自己的看法。他說,早在2004年,大族激光便已拋出橄欖枝,但雙方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在經歷國際金融危機后,卓勁松認為,此前粗放式發展模式,讓企業在抵御危機時喪失還手之力。而作為上市企業、行業龍頭,大族激光所擁有的企業管理體系和先進技術創新平臺,正是其進一步提升粵銘激光發展所欠缺的。雙方的“聯姻”從長遠來看絕對是雙贏。
“在以前,企業的增長過多依靠營銷來拉動,但在金融危機中,我發現這樣的一條道路并不長久。作為激光設備企業,企業必須依靠創新來延續企業的發展活力。”
據卓勁松介紹,從2011年開始,大族粵銘每年的研發費用都會占到總銷售額的6%以上。現在,除了在廣東、江蘇兩地設立工廠外,大族粵銘還在上海、深圳兩地分別設立了激光應用和電控技術研究所,并與暨南大學、華中理工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起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如今,研發人員已經成為數量最龐大的團隊之一,占企業員工總數的五分之一強,僅次于客服團隊。
大手筆的持續投入,對于企業創新的帶動是顯而易見的。截至目前,企業已申請各類專利129件。由此帶來的技術升級,縮短了產品的研發周期,拓展了企業涉足范圍,大大提高了新品發布的速度,并進軍更多市場前景好、利潤率高的電子激光設備制造領域,擺脫了傳統單一激光設備制造的限制。
捕捉市場需求提前布局機器人研發
2014年被視為中國機器人元年,“機器人”一詞在大江南北如盛夏般升溫。不少傳統制造企業也加入到這一工業浪潮當中,在全國各地設立起大大小小的智能制造企業。
這一年,大族粵銘與暨南大學進行持股合作,在松山湖成立了大族松谷智能機器人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谷智能”)。
機器人產業在全國遍地開花、機器人企業成為各地招商引資的“香餑餑”、政府真金白銀補貼企業進行機器換人……毫不忌諱地講,一些企業選擇布局智能制造,更多是基于對中國機器人市場未來的美好預期,此前并不具備相關的基礎。
在這一層面上,松谷智能已經比不少同行者走前了好幾步。卓勁松透露,早在四五年前,他在與海內外激光設備應用商交流中發現,很多客戶有著各式各樣的改造升級需求。得知這一信息后,主導營銷多年的卓勁松敏銳意識到,智能制造或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下一個風口。
回到東莞后,卓勁松開始組織企業核心團隊展開多輪論證,決定選擇一所國內高校合作,針對不同客戶的機器換人需求,展開定制化工業機器人產品研發創新。2010年,暨南大學數控與機器視覺研究中心正式成為大族粵銘的合作伙伴,雙方由此開始了基于市場需求及發展前景的產學研合作。
在前后投入數百萬元的研發經費后,這一合作平臺成功攻破了多個領域的實用創新難題。
以制鞋為例,傳統鞋面切割精度低,費時費料,嚴重依賴熟練工人。工作人員稍不留神,就會受傷,工傷情況時常出現,一些大型企業集團已經逐漸開始淘汰傳統設備。
針對這種情況,大族粵銘為耐克運動鞋定制化生產一種新型自動化激光切割系統,這種切割系統不僅可以實現自動上料傳送和因形精確切割,其在切割過程中所產生的煙塵也將被吸走并做環保處理,免除對工人所造成的次生傷害。同時可以節省10%到15%的材料。
“對于企業家來說,創新是被逼出來的,如果企業發展得好,大家都想能不創新就不創新,可社會發展的潮流是不可逆的,今后的創新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聰明的企業家應該早作準備。”
卓勁松認為,無論是做傳統激光設備,還是今后做智能制造,保持源源不斷的創新,將成為決定企業發展好壞的核心要素。在他看來,真正的創新,不僅要對接世界頂尖的創新領域,更要腳踏實地,讀懂社會的需要,造出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創新成果。
南方日報記者 黃少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