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澳大利亞ARC電材料科學卓越中心(ACES)的研究人員正忙著在3D打印技術的幫助下揭開人體內部最神秘的領域——大腦的秘密,并已經獲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已經找到一種方法通過3D打印神經細胞來復制和模擬腦組織。盡管能夠以物理的形式3D打印出這些,甚至構成細胞網絡是一項驚人的成就,但是能夠實現它們的是3D設計與3D打印,如果沒有這兩種技術協同工作,魔術根本不會發生。
眾所周知,數字化設計使得人們可以創建、評估和改造極其復雜的形式,并將其3D打印成3D對象,如果這些原型被發現有謬誤的時候,這種技術的美妙之處在于研究人員不必就此推倒重來,他們只需對數字文件進行相應的調整,然后重新3D打印出來。
考慮到這些研究人員正在擺弄的是近1000億個神經細胞,因此能夠將自己的想法數字化,使其能夠很方便地一遍遍地返工試錯就變得非常重要。
制藥公司們都在非常積極地找出大腦中保存的信息,因為很明顯,如果他們能找出到底是什么讓大腦做出反應,他們可以使開發的藥品,不僅有效,而且工作得更好。雖然動物試驗也能產生明顯的效果,但是它們在很多情況下不夠精確。
對于制藥公司和科研人員來說,能夠看到能夠到不同的大腦模式,以及這個器官的整體,并看到各種動作的誘發因素顯然是夢寐以求的,這不僅從藥物研發的角度是有用的,而且對于腦部或者精神性疾病,如精神分裂和退行性腦疾病,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已經能夠創建出定制的3D生物油墨,這種油墨包含真正的真正的糖類物質,并可以在細胞培養工廠里進行處理。研究人員已經能夠用它打印出六層深的細胞3D結構,這種結構不僅能夠精準、正確地擴展,而且能夠很好地保護和固定腦細胞。
“我們離3D打印大腦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獲得組織腦細胞、從而使它們形成神經網絡的能力已經是一個顯著的進步。”ACES主任戈、該項研究的負責人Gordon Wallace教授說。他剛剛將一篇與此有關的論文發表在《Biomaterials》雜志上。
Gordon Wallace教授
“這項研究強調了將3D打印技術與材料科學的最新進展相結合,以獲得生物學研究成果的重要性。”Wallace教授說。“這為我們使用更復雜的3D打印機創建具有更精細分辨率的結構鋪平了道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