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激光器是美俄等軍事強國正在搶占的戰略高地。程勇在助手的協助下實現高功率的激光輸出,建起了一套小型高能戰術激光裝備技術演示平臺,現場可以看到,“啪啪啪”3個激光脈沖,30米距離上3mm的鋼板瞬間被擊穿!
原本是要聊科研,但程勇開篇卻談起了軍事,在他看來軍事需求就是科研的出發點。很少見過一個軍隊科技工作者像他這樣對軍事如此癡迷,更是難以想象,這樣消瘦的身體里竟可以迸發出如此巨大的科技能量!
國產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研發團隊在觀測實驗數據。
眼前的程勇,個子不高,頭發有些花白,武漢軍械士官學校光電技術研究所所長、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在全軍,程勇和他的團隊所干的事業,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立足于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科研單位,程勇帶領團隊始終緊貼部隊需求,站在發展光電裝備關鍵技術的戰略高度,先后突破了免調試激光器、激光沉積類金剛石膜、互注入相干合成等制約光電裝備發展的技術難題。
這些年,這個團隊不知不覺地“擠到”了激光領域的世界前沿,成為軍用光電技術科研和服務的“國家隊”。就在前不久,程勇領銜的“激光沉積光學類金剛石膜技術、設備與產業化”項目勇摘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創新技術一等獎,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軍隊代表。
此前國外普遍猜測中國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類似蘇聯末年提出的一系列高超音速滑翔彈頭,圖為馬卡耶夫設計局提出的高超音速滑翔彈頭模型.
戰斗力是創新的靈魂與源泉
“想不到”幾乎是所有到過研究所參觀的人說得最多的話。大家都想不到,在一個士官學校里,竟然有這樣一支“強悍”的科研團隊。然而,我們應該能想到,只有在與基層部隊如此緊密相連的單位,才能涌現出這么多直接解決部隊需求的科研成果。
程勇常說:“戰斗力是創新的靈魂與源泉!”士官是生產戰斗力的軍人,士官學校的教員就是培養“打仗人”的人。正因如此,當年在一線進行裝備維修教學的程勇,才能發現部隊最實際的需求。
上世紀90年代,程勇在教學中發現,現有軍用激光器在高溫度、高振動等惡劣條件下輸出很不穩定,激光器的結構特性也決定了一旦出現問題就必須返廠大修,嚴重影響部隊戰斗力形成。軍械裝備,可靠性是生命線,但很多年里激光器就是走不出這個禁區。美國人曾說:“激光器在實驗室里幾乎能做出所有想要的指標,但要走出實驗室是個世界性難題。”
程勇決定朝著這個難題發起挑戰。對他的舉動,很多人紛紛反對,“你一個士官教員怎么能搞出連美國人都犯難的成果呢?”但他不為所動,他深知戰斗力是打贏的根本,也必須傾力攻克這一難題。頂住了各種“不可能”的質疑壓力,經過300多個晝夜的不懈努力,程勇帶著3名同事硬是突破了這個禁區——研制發明出世界上第一臺“免調試固體激光器”!
“你們的成果讓激光器從‘特寶兒’變成了‘野孩子’。”光學泰斗王大珩院士對此高度評價,并寫信向總裝備部首長推薦。2000年,該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隨后被廣泛應用于軍內外。同時,這項技術成了他們后續多項科研的基礎。
這個經歷讓程勇嘗到了甜頭——任何科研思想都緊貼需求形成戰斗力。這是科研的起點,又是終點。
2000年,他得知我國大型武器系統的“眼睛”——紅外窗口硬度低、易劃傷、化學穩定性差、易腐蝕,特別是在高超音速飛行條件下會“失明”,國內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案。而在國外,這是一項對我國禁運的高端技術。為了解決這一制約戰斗力的瓶頸問題,也為了拓展激光技術的應用領域,他大膽提出用激光沉積類金剛石膜的思路解決這一技術難題。通過4年的潛心研究,雖然攻克了一系列難題,研究成果也獲得了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但由于無法通過特定音速試驗,還不能很好地應用到武器裝備上。
是知難而退還是勇往直前?很多人勸他:“老程啊,文章已經發了,項目已經獲獎了,能交差就行了,把精力都耗在這個項目上不值得!”他堅定地回答:“搞科研不是為了發文章評獎項,成果能運用到武器裝備上才是最終目的。”
隨后的日子里,他帶著團隊,不斷向這個難題發起沖鋒,創造性提出“雙激光沉積”“多元摻雜”“化學輔助沉積”等思想,構建了國際先進的雙激光沉積系統,掌握了大面積均勻薄膜關鍵核心技術。最終,他們在國內首次通過了超高音速風洞試驗。2010年,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真可謂“十年磨一劍”。 2015年,獲得了中國首屆光學工程創新技術一等獎,得到全國光學界的一致認可。
科研創新需要“非線性思維”
高能激光器是美俄等軍事強國正在搶占的戰略高地。然而,綜合國外研究,程勇發現傳統激光技術路線有著體積大、能耗高等缺點,在實際應用上有著很多瓶頸。
科學研究有規律,但往往又沒有規律,突破性的發現往往來自于看似異想天開的靈光一現。采訪中,他多次提到“非線性思維”這個詞,他認為,科研就是要跳出常規,去做別人不敢想或想不到的東西。
2004年,程勇被總裝備部派送到中國科技大學應用物理系做高級訪問學者。一年時間里,他充分了解了當時國際前沿的光學研究進展,創新提出了“互注入相干合成”的激光技術新思想。這時的程勇雖然在國內光學界已經小有名氣,但限于種種“先天不足”,他的想法并沒有得到多少人響應。畢竟,一個士官學校在科學界還沒有名氣啊!
程勇并不放棄,抓住一切機會和同行們交流,承受了諸多質疑和否定。在與一位知名教授交流時,他描述了自己的觀點——學術上只要滿足激光相干合成的條件,即相同頻率、相同偏振態、相同相位、相同振動方向,就能讓激光合多為一,然而目前實現這一條件的手段非常復雜,代價很高;“互注入”則是把原本互不關聯的的激光注入到同一個諧振腔里,讓它們相互注入與交融,經歷共同的振蕩過程,就很容易同頻共振,合成一束光。
“就好像是兩個原本生活經歷、背景不同的人組成一個團隊。你把你的信息給我,我把我的信息給你,我們就有了共同的理想目標,實現1+1>2。”程勇比喻道。
聽了這樣形象的解釋,這位原本持反對意見的教授當時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一種劃時代的創新思想和物理機制。在總裝備部的支持下,他帶領團隊開展了這項研究。
2008年,這項課題節點目標探索完成,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Electronics Letter》雜志上,立即引起國內外高度關注。
在劉旭、米朝偉等助手的協助下,程勇在自主構建的固體激光平臺上做了大量驗證試驗,使激光遠場獲得非常理想的相干分布。他們將多個獨立激光器借助角錐特有的“自準直、互注入、自適應”特性構成復合諧振腔,實現“高功率、大能量、高亮度、多功能”的激光輸出,且具有小型高效、高可靠、低成本等顯著特點,顛覆了傳統技術路線。同時,他們在實驗室研制出六路固體激光器相干合成原理樣機,建起了一套小型高能戰術激光裝備技術演示平臺。鑒定結論認為“該項目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在現場看到,“啪啪啪”3個激光脈沖,30米距離上3mm的鋼板瞬間被擊穿!
2013年,美國《Optics Letters》雜志收到他們的相關論文后稱,“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有顛覆性的研究成果。”2015年,程勇聯合天津大學姚建銓院士、總參54所呂躍廣院士、長春光機所王立軍院士等人共同建議我國應加速推進小型高效戰術激光武器關鍵技術的發展,并得到國家高度重視。
很多科研人員對程勇說:“你們思考的問題和我們不一樣。”他回答:“搞科研要有獨立思維,要尊重科學,但絕不能迷信經典與權威。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
正是基于“非線性思維”,他們研制的雙波長自由切換固體激光器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成功應用于某型戰機起降監視系統。他們研制的小型高可靠性人眼安全激光器被廣泛應用于武器裝備中。
像激光一樣把團隊“相干合成”
從被忽視、被否定到被認可、被尊重,科研道路上,程勇帶著團隊經歷過太多“酸甜苦辣”。然而,他們夾縫中求生存,在與高手的一次次博弈中,拼出了自信和實力,打出了特色與品牌,從沒有編制的業余團隊成長為一流的創新團隊。
程勇的團隊極其年輕,幾乎全是由80后組成,4個研究方向的負責人,平均年齡才32歲,但承擔的課題卻都是國家重點課題。這些80后雖然經歷不夠豐富,但程勇卻有本事將他們“整合”到一起,讓他們發揮出超常規的戰斗力。
他常說:“牛頓、愛因斯坦等著名科學家的成果都是在二三十歲出的。我們這支團隊雖然年輕,但一樣可以做出令人震撼的成果!”
團隊成員開玩笑說他是“希特勒”,因為他在科研和工作上非常嚴格。然而,程勇卻營造了一種不畏權威、開放創新的科研氛圍。他希望像激光一樣能將團隊每個人的智慧“相干合成”、發揮極致。
前段時間,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臨近節點評審,為了確保實施方案順利通過,大家反復討論。在平臺建設上,團隊內部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意見,各執一詞,爭的面紅耳赤,誰也不能說服誰。針對這一狀況,程勇及時召開全所人員會議,雙方將各自方案的可行性和優越性分別論述,讓全所人員評審,程勇融合雙方優點確認出優化方案。
一次,一位年輕同志提出一種新型激光晶體和諧振腔的一體化設計方案,有望極大減小現行固體激光器的體積重量。但這一新想法,設計精度要求很高,價格昂貴,其中一塊晶體就要萬元以上。那位同志心里沒有底,擔心加工出來后不能使用。程勇聽了匯報以后當即表態:“只要是有創新想法的,我們研究所都支持,咱們在創新上不怕花錢。”
作為所長,程勇是團隊的領頭羊,把握著整個團隊的科研方向。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又以身作則,始終奉行“科學需要人的全部生命”的格言,甘當別人眼里的“瘋子”。多年來,他身患糖尿病、青光眼和疝氣,卻堅守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線。
一天凌晨2點,剛剛回來的程勇躺下不一會兒又起身走出家門,徑直回到實驗室做起了實驗。這一幕被他的妻子看在眼里、驚在心里,以為他得了夢游,不敢驚醒他,悄悄跟在他身后。原來,連續幾天的實驗下來,程勇腦子一直在飛速轉動。那天剛一躺下,他的腦子里忽然閃現出一個靈感。為抓住這來之不易稍縱即逝的靈感,他條件反射般地趕回實驗室,按照新的思路重新實驗,卻渾然不知愛人一直跟在身后。
如今,這支年輕的團隊已經承擔了“核高基”、“863”、“973”、武器裝備探索等多項國家和軍隊重大科技專項科研課題,成為總裝備部軍用光電技術重點實驗室和全軍光電裝備保障研究中心,10余項原始創新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并獲得“總裝備部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