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uben Hill,22歲,在讀博士,腦部患有腫瘤。他成功接受了一場特殊的腦部腫瘤切除手術:術中采用了兩個新技術——激光探測和智能刀。作為實驗室成果運用到手術室的成功案例,這場開創性手術是精確外科手術的重大改革。
腦部腫瘤對生命的威脅超過其他任何一種腫瘤,因為它比較罕見且多發于年輕群體。對它的治療首選腦部手術,以達到切除腫瘤的目的。
腦部腫瘤切除手術具有很大的難度,因為神經組織交錯復雜,腫瘤組織又這些精密結構相連,有時候外科醫生通過顯微鏡都很難看清楚組織結構。同時,切除癌變組織面臨著很大風險,因為手術刀必須嚴格確保在不破壞周圍的正常腦組織的前提下,把腫瘤組織切除干凈。一旦切到健康組織,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例如喪失說話、聽覺等功能。
此外,目前的醫療水平要求外科醫生將切除的組織送去實驗室進行活檢,以檢測它是否病變。這個過程每次都需要30分鐘。
新型激光探針和智能刀大大降低了上述手術風險,且能夠向外科醫生即時提供組織是否癌變的信息。利用激光探測區分癌變組織和健康組織,且激光能夠為外科醫生提供腫瘤的映射,達到精確的切除水平。
智能刀,也稱iKnife,,能在數秒間確定切下的組織是否癌變,不需要接受活檢。它由電子手術刀組成。這種電子手術刀能夠灼燒切下的組織,通過煙霧分析組織病變與否。
激光探針+智能刀,大大提高切除腦部腫瘤的準確性
激光探針,利用拉曼光譜分子從組織中反射回來的光進行組織區分,由加拿大溫哥華Verisante Technology公司研發提供。Vaqas表示,這是第一次將拉曼光譜應用于人腦部手術的成功案例。
iKnife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Zoltan Takats教授提出。電外科的煙霧能夠作為生物信息的重要資源,煙霧的化學成分由質譜分析儀分析。
Hill表示,當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很受打擊。但是當他有機會接受這項開創性手術時,他毫不猶豫地簽署。這得益于物理知識的學習,他能夠理解“激光探針如何準確定位癌變組織的位置”。
手術的主刀醫生、神經外科醫生Babar Vaqas說:“腦部手術通過這兩種創新性技術大大增強了切除腫瘤的精確性和安全性。這意味著病人將降低承受手術副作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