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新興市場競爭且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所帶來的雙重壓力,中國需向制造業價值鏈上游攀升以保持競爭力。本報告中,我們就政府關于促進制造業升級和現代化的規劃深入分析了智能制造領域可能帶來的潛在投資機會。
…并發展先進制造。
我們預計2015-25年工業機器人子行業的年均復合增速將為8%,激光加工子行業的年均復合增速將為7%,數控系統子行業的年均復合增速將為5%。在我們的藍天假設中,我們預計未來十年內,中國品牌將會從主要的外國競爭者手中奪取多達25%的市場份額2016-17年資本開支總體情況不甚樂觀。
我們更看好智能手機更新換代及新能源汽車相關領域的下游需求,并認為機器人本體企業面臨低端供應過剩/盈利風險。我們的2015-17年盈利預測較市場預測低5-18%。
首次覆蓋大族激光,我們的首選股,強力買入。
1) 行業龍頭,在市場份額增長方面擁有強勁的執行記錄,CROCI 位于第一四分位。
2) 能夠受益于短周期智能手機資本支出和鋰電池焊接訂單(占2016年收入的45%),從中捕捉增長機會。
3) 強勁的研發實力可與外國光纖激光器供應商競爭,并將潛在進入增材制造和3D 探測/激光雷達市場。
4) 估值:當前股價對應24.3倍/17.7倍的2016/17年預期市盈率,在我們的覆蓋范圍內最具吸引力;潛在上行空間29%。
因新能源和工廠自動化兩個版塊的持續增長而維持買入匯川技術。
匯川技術的強勁增長勢頭有望在2016年繼續。重申買入評級,將目標價格上調34%,但由于上行空間較小而移出強力買入名單。
對中小機器人企業持謹慎看法。
我們首次覆蓋埃斯頓并給予賣出評級,因其估值偏高、面臨盈利風險而存在49%的下行空間;我們首次覆蓋華工科技并評為中性,因其CROCI 持續降低。將新時達評級上調至中性,繼該股表現落后之后下行空間收窄。重申對新松機器人的中性評級。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