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已經把它的第一件激光武器部署到了海上,現在海軍想更進一步,利用最新的技術進步構建更強大、更精確的固態激光武器系統。
海軍研究辦公室為了其“固態高能激光武器系統論證計劃(LWSD)”,已與諾格公司空間與任務系統業務部簽署了一份價值5300萬美元的合同,并且聲明如果所有性能都達標可以把預算提高到9100萬美元。這份為期一年的合同要求在2016年10月前就要部署新武器。
海軍為了開發實用化的激光武器已經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并在2014年夏在波斯灣龐塞號軍艦上部署了激光武器系統,這被視為激光武器的一個里程碑。這個功率30千瓦的系統可以擊沉小型船只,但海軍聲稱他們要將激光武器系統的功率增加到100千瓦,甚至150千瓦。
在海軍發言人的聲明中,海軍研究辦公室指出這有賴于激光功率的提高、光束質量、光束引導結構,以及構建新系統所涉及的其他問題。
海軍對激光武器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當時海軍測試了大功率化學激光器。這種激光器雖然威力大,但污染大且有潛在的危險性。因此,海軍轉向固態系統研究,這種系統清潔且安全,但功率較小且需要冷卻系統。
激光器對于所有兵種都具有明顯的吸引力。首先,激光器的單次發射成本低于一美元,而軍艦上發射一枚攔截導彈需花費100萬美元。同時,由于軍艦不再需要裝載彈藥等軍需品,可為軍艦節省大量空間。當然,只要軍艦還有電,激光武器就不存在彈藥耗盡的情況。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