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中國矢量推力航空發動機 采用3D打印技術

    星之球科技 來源: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2015-12-09 我要評論(0 )   

    據中國工程院增選工作辦公室12月7日消息,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工作經過兩輪評審會議,各學部初選和全體院士終選等程序,共選舉產生了70位新當選院士。


           據中國工程院增選工作辦公室12月7日消息,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工作經過兩輪評審會議,各學部初選和全體院士終選等程序,共選舉產生了70位新當選院士。

    其中,參與制造運-20、C-919等大飛機,殲-15、殲-31等新型戰斗機鈦合金部件,有“中國3D打印帶頭人”稱號的王華明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其他當選者還有中國探月總工程師吳偉仁等。此次新當選的70名院士中,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9人,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8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9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8人,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8人,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6人,農業學部9人,醫藥衛生學部7人,工程管理學部6人。共有6個尚無院士的二級學科產生了新當選院士,激光增材制造、大數據和下一代互聯網等學科方向均有新當選院士。本次增選后,中國工程院院士總數達到852 人(其中資深院士322人),院士隊伍的學科覆蓋更趨全面,地區分布更加廣泛,這將更有利于發揮院士的群體作用,推動我國工程技術的發展和激勵優秀人才的 成長。

    王華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激光增材制造領域專家。起步迅速、屢屢破格晉升、擁有大量學術成就的青年學者,2006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及“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任材料加工工程學科責任教授、材料加工工程及自動化系主任、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航空材料與結構”首席科學家。

    在運-20研制中,激光增材制造技術在7天內完成6種機身/主起落架接頭大型主承力構件的快速制造,確保了飛機如期首飛;成果唄確定為飛機“降成本計劃”的主要途徑,主起落架支柱、翼/身對接框、尾翼懸掛操縱一體接頭等8大類、28種大型復雜整體鈦合金關鍵主承力構件通過工程驗證考核并陸續安計劃裝機應用。國產大飛機C919同樣運用了3D打印鈦合金零件,主要用在飛機主風擋窗框、機翼和機體銜接部位。

    除此之外,他主持研究的新型特種涂層還應用于某航空發動機矢量噴管高溫重載驅動機構,累計試車216小時,無明顯磨損,而傳統方案試車10余小時最大磨損深度達2mm。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增材制造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