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激光新聞

    3D打印骨科應用全球處在同一起步點

    星之球科技 來源:光明網2015-12-21 我要評論(0 )   

    12月12日,2015年3D打印骨科應用國際論壇在京舉行。此次3D打印骨科論壇邀請了中國、亞太地區及歐美等地業內應用研究者、醫療法規、注冊評審、檢驗檢測機構的相關專家學...


    12月12日,2015年3D打印骨科應用國際論壇在京舉行。此次3D打印骨科論壇邀請了中國、亞太地區及歐美等地業內應用研究者、醫療法規、注冊評審、檢驗檢測機構的相關專家學者,以及業界精英展開研討和交流。
    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以及在醫療領域的不斷拓展,這項創新技術在骨科領域的應用已嶄露頭角。目前,國內骨科領域對3D打印技術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大量的成功案例開始涌現。此次,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劉忠軍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郭衛教授、北京愛康宜誠醫療器材公司總經理李志疆,在大會期間接受了媒體采訪,就目前國內3D打印骨科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前景發表了看法。

    3D打印骨科應用全球處在同一起步點
    劉忠軍教授

      
    記者:現在北醫三院3D骨科臨床應用狀況如何?

      
    劉忠軍:這些年,北醫三院骨科把脊椎腫瘤作為重點研究項目,這是全世界都在研究探討的難題,我們也在不斷探索、不斷尋求解決方案。我們充分發揮3D打印的優勢,除了內植物,還用做模型幫助教學和研究治療方案,也用于制作導板工具。現在從創傷外科、關節外科、脊柱外科,用3D打印的優勢來解決臨床問題。

      
    記者:目前3D打印骨科是臨床試驗嗎?

      
    劉忠軍:現在3D骨科有髖臼杯、椎間融合器、人工椎體三個內植物,我們已經完成了前期臨床試驗,使用是安全有效的。但一定要經過審批程序,髖臼杯現在已完成了審批,還有椎間融合器和人工椎體正在等待審批。

      
    記者:3D骨科項目需要怎樣的審批過程?

      
    劉忠軍:我們從2012年做臨床試驗,已經三年多的時間。但審批嚴格時間長,這在任何國家都不可避免。實際在3D打印骨科技術使用上,全世界醫療行業的應用都處在同一起步點,我們一些工作比國外還超前。

      
    記者:美國、歐盟、日本審批3D骨科項目一般要多長時間?

      
    劉忠軍:國外審評要短得多。現在,美國和歐盟不要求3D打印骨科經過臨床試驗,可以直接上市,當然要拿出前期測試數據。他們認為3D打印骨科鈦合金材質沒有改變,只是工藝的改變,用在人體里是安全的,所以不經過臨床試驗就批準上市。

    3D打印骨科應用全球處在同一起步點
    郭衛教授

      
    記者:制作3D骨科模型要用多長時間?

      
    郭衛:我學醫前在工廠當過模具工。要做一個模具,大概上百片元件組成整體,然后澆鑄出來,再通過精加工,沒有幾個月做不出一套模具。但3D打印骨科,給病人拍一個CT片子,數據就出來了,輸入計算機軟件,使用3D打印機一天就做出來。

      
    記者:現在3D骨科模型用什么材料?

      
    郭衛:鈦合金。鈦本身比較軟,加點鈷、鉻、鉬形成合金,不是單純的鈦。鈦合金有強度,容易加工,又很輕。

      
    記者:3D骨盆模型為什么做成網狀結構?

      
    郭衛:3D金屬塊本身會很重。第一網狀目的是減重,又有結構強度。第二網狀的好處,是和骨端接觸的地方做成微孔結構,特別適合骨長入。如果一個光溜溜的金屬,軟組織粘不上,肌肉會有腔隙,會有滲液,還會造成假體感染。

    3D打印骨科應用全球處在同一起步點
    手臂修補件

      
    記者:請問國內3D骨科關節發展現狀如何?

      
    李志疆:愛康宜誠醫療器材創建于2003年,目前在國內骨關節治療領域,我們是最大的假體提供商。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強生、美敦力、史賽克等幾家跨國公司。在中國每年40萬個人工關節里,我們占到16%的市場份額,被廣大的病患和醫生所接受。

      
    記者:愛康宜誠醫療設備國產化水平如何?

      
    李志疆:醫療器械國產化我們走了12年,第一步先學,走仿制;第二步是仿制基礎上改進;到3D打印我們已完全的自主創新。現在3D打印設備是來自國外,但整個工藝從材料研究,到最終產品成型,都是國內的。我們已獲得3D打印發明專利6項,PCT國際專利5項。圍繞3D打印,我們正在申請的專利有六七十項,形成專利池。在3D打印骨科器材方面,我們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

      
    記者:愛康宜誠面對境外老牌公司是怎么發展的?

      
    李志疆:國內骨關節手術一年40萬例,進口關節占70%,國外產品有很強的品牌效應,很強的品質,有一百多年的積累,當然價格也很貴,是國內的3—4倍。我們公司的愿景是“改變國產產品的劣質形象,成為世界級的醫療企業,造福千萬病患。”

      
    記者:現在3D骨科是走醫保、走農合,有什么年限優勢?

      
    李志疆:第一,醫療產品,像植入物大部分屬于醫保報銷范圍,但各地方報銷比例不一樣。第二,3D骨科植入手術很簡單,植入后很穩定,病人可以早期活動。第三,我們3D骨科產品比進口低三分之一,病患易于接受。3D骨科構件粗糙,有很多篩眼,骨細胞很容易長進去,我們叫骨小粱,以后形成骨融合體,使用20—30年都是它。傳統骨科植入需要打釘子,不能和人體形成整體,植入5—10年要二次取出,植入新的。

      
    記者:3D骨科在醫學領域前景如何?

      
    李志疆:3D打印是個新的技術,能夠帶來新的創新點。人體的骨骼、人體形狀是很復雜的結構。3D打印制造,加上計算機軟件,正好適合人體結構。目前,3D打印在我公司占的比例在10%,未來應占到60—70%。3D打印是我們能夠和海外跨國公司競爭的重要部分。傳統制造德國都4.0了,難以競爭。但抓住一個新技術的拐點很重要,這方面我很有信心。返回光明網首頁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3D打印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