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國際)機器人論壇暨廣東省機器人協會2015年年會在肇慶召開。與會專家表示,應重點加快本土機器人產業發展,并以滿足我省制造業轉型升級對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為主攻方向。
我省日前發布《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5年—201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目標到2017年底,建成3—5個各具特色的機器人產業基地,3個以上機器人產業技術(應用)研究院,培育50家以上機器人研發制造和系統集成服務骨干企業,10個以上知名自主品牌。
同時,機器人制造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自主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產品銷量占廣東年度新增銷量的50%以上,機器人全行業發展規模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長25%,帶動智能裝備產值達到3000億元左右,總體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前列。
機器人使用成本為人工的23%
1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東省委員會副會長羅丙志引用有關統計表示,機器人使用成本為人工的23%。“中國目前仍然是世界制造中心,特別是廣東,機器人市場非常龐大,廣東發展機器人可以說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在人口紅利減少、制造業亟需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機器人產業必須加快發展。”蘇州大學機電學院院長孫立寧說。對此羅丙志表示贊同,“逐步用機器人從事生產制造,在普遍提高效率的同時,也把人力從一些不適合的環境中替代出來”。
“雖然目前我們有引進國外的高端機器人,與之合作也對加快技術發展有積極作用,但應注意避免出現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裝備替代我國工人的情況。因此,要加快本土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省經信委技術創新與質量處調研員李新星則介紹,接下來廣東將重點加快培育發展機器人產業,以滿足我省制造業轉型升級對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為主攻方向。
根據《行動計劃》,將重點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并形成知識產權,培育一批機器人自主品牌和知名系統集成服務商,努力將我省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機器人制造業重要基地和全國機器人示范應用先行省。行業規模上,到2017年,我省機器人全行業發展規模計劃達600億元,年均增長25%,帶動智能裝備產值達到3000億元左右,總體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前列。
李新星提到,為了推廣國產機器人在廣東的應用,我省還推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包括營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等。其中,開展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推動省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試點工作。
啟動5大機器人研究院籌建工作
2
《行動計劃》明確,到2017年,我省目標建成3-5個各具特色的機器人產業基地,3個以上機器人產業技術(應用)研究院,培育50家以上機器人研發制造和系統集成服務骨干企業,10個以上知名自主品牌。
據透露,在建設機器人產業發展重大技術支撐平臺方面,我省將于今年啟動中國(廣州)智能裝備研究院、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中以機器人研究院、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5個機器人研究院籌建工作,2017年基本完成5個研究院的建設工作,所有規劃的功能均具備開展業務工作的能力。
同時,為進一步提高機器人技術自給率,完善機器人產業鏈,爭取關鍵核心零部件2015年省內實現裝機試驗測試,2016年實現小批量生產;2017年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銷售量占當年廣東市場新增機器人銷售數量的50%。
另外,廣東省還將在1950家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開展工業機器人示范應用,努力實現龍頭骨干企業普遍設立研究開發機構。到2017年,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覆蓋率達到50%以上,規模以上企業的研究開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3%以上,機器人產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
后年機器人骨干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50%
3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明年廣東省將成立廣東省工業機器人協同創新產業聯盟,引導企業在上下游關鍵技術聯合攻關、產業鏈配套合作、市場開拓等環節緊密合作。目標2015年、2016年、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機器人骨干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分別達到20%、35%、50%。
廣東省還將以廣東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為依托,打造機器人產業發展集聚區。目標到2017年底,建設3-5個各具特色的省級機器人產業基地,引導企業、項目、人才、資金向基地集聚,基地產值和增加值分別占全省機器人產業產值和增加值的比例達到50%以上。
其中,以廣東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為依托,打造機器人產業發展集聚區。其中,廣州以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黃埔區為主要載體;深圳以寶安、龍崗和坪山為主要載體;珠海以珠海高新區為主要載體;東莞以松山湖高新區為主要載體;中山以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板芙鎮為主要載體;順德以順德高新區核心區為主要載體,以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為平臺,推進工業機器人在重點行業的示范應用。
人才方面,打造一支梯次合理、分工有序、滿足廣東機器人產業發展需求的人才隊伍。具體來說,培訓一大批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和造就一批研究開發工程師,引進和培養高端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計劃2015年-2017年建設15個省級機器人安裝維護與管理重點專業,建設3個省級機器人產業校企聯盟,依托技工院校建設5個省級機器人產業實訓基地。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