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華為的數碼電信產品、海爾的冷藏酒柜、上汽通用的別克昂科威等made in china的產品搶灘歐美主流市場,并獲外媒認可時,某些國人卻還在苦守著每一個度假出境的機會血拼舶來品。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加快我國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的戰略部署。如今一年過去了,進擊中的“中國質造”,在萬眾期待中終于釋放出升級信號。
一、國人與國貨:相逢不識的尷尬
去年春節期間,短短不到十天的假期,四十五萬國人浩浩蕩蕩奔向日本,把日本境內馬桶蓋子翻了個底朝天,消費掉60億人民幣,生生的把一個非快消品賣斷了貨。國人去境外掃貨絕非個例,香港澳洲等地的奶粉都被熱情似火的國內消費者傾情掃過貨。然而很快就有人發現,勞心費力跨水而去,辛苦淘回來的馬桶蓋子居然產自杭州,不折不扣的中國制造。
事實上,很多海外代購所交易的也是產自中國的中高端消費品,多是受委托代加工而成。跨出國境貼上國外的品牌標簽即身價百倍,這些產品原本是為賺老外的錢,被突如其來的越洋中國消費者狠狠湊 一把熱鬧,卻是當初代加式的雙方都始料未及了。在筆者看來,這場鬧劇向我們傳遞了兩類轉型:一、中國制造業正在由低成本常規生產向高端品質升級轉型。二、中國民眾的消費模式正在由廉價化消費向品質性消費轉型。
二、中國質造:走出國門問世界
德國人寧愿花個幾十歐買一部華為手機,也懶得問津蘋果;而在蘋果的整個產業鏈上,毛利最高的卻是來自大中國制造的一種核心發聲部件;海爾的冰箱系列已經爭得了整個歐美市場的最高份額;至于海信、TCL等中端品牌也不甘人后,至少在歐美人民的中低端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2015年年末,中國汽車產業傳來喜訊,在15年前11個月國內銷量達到127,085的上汽昂科威整車出口歐美,就連挑剔的外媒也表示了對中國質造的認可。
我們知道,考量一個國家汽車工業的發達程度,汽車出口是其中一項重要指標,在全球高水準的汽車工業競爭中,能夠挺進歐美汽車市場,對于整個汽車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一事件至少證明,這些“走出去”的中國質造們,其品質性能與歐美消費市場的品質需求是匹配的。當消費市場對產品質量的關注度超過了對其價格的關注度,此時我們稱這種消費模式為品質消費,當前國內汽車消費市場正在經歷這種轉型,這意味著國內消費者對國產汽車將會有著更為嚴苛的選擇。
三、與國際接軌:苛待自己就是善待產品
以上汽通用為代表的中國質造們,產品出口的目標市場已衍伸至發達國家。而準入門檻較高的北美正在成為中國質造的新興市場。過往中國汽車主要出口于東南亞非洲等欠發達地區的格局被逐漸改變,中國質造走向更大的舞臺。透視這種進階背后,企業導入并實施了先進的管理理念,持續優化了企業質量管理體系,進而提升產品質量。
以上汽通用為例,我們首先來科普一下上汽通用采用的全球質量誰體系:BIQ 認證是通用汽車車為確保產品高品質、不使有缺陷產品到達客戶的一種質量管控標準體系,采用BIQ 等級來衡量全球工廠制造體系的實施標準與制造水準。BIQ等級從LevelI到LeveIV , IV級是當前的最高等級。2013年,上汽通用汽車東岳南廠就通過了通用公司國際運營部制造質量組認證委員會評審,成為通用全球第一家獲得BIQLeve IV級認證的整車工廠,隨后上汽通用又有3家工廠陸續獲得這一認證,生產昂科威的東岳北廠也在不久前通過了BIQ Level IV現場評審。在通用汽車全球169家工廠中目前只有22家獲得BIQ Level IV認證,上汽通用就占了其中4家。這無疑標志著中國企業質量體系的又一次進步與突破。
汽車產業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上汽通用們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努力走出國門,躋身全球汽車豪門貴族,絕非偶然,這亦是我國汽車產業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