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肝膽一科在三維可視化胰腺3D打印技術輔助下,使用3D腹腔鏡為一例壺腹部惡性腫瘤患者成功實施了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經文獻庫查新,國內外未見類似報告。
來自清遠市的李阿姨一月前因“上腹部不適和黃疸”慕名來到珠江醫院求診,經影像學和病理檢查,確診為壺腹部惡性腫瘤,需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手術難度大,要求手術精度非常高。接診的該院肝膽一科主任方馳華教授帶領手術科研團隊,制定了詳細的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前規劃,決定在該科研發的腹部三維可視化手術技術的基礎上,大膽采用最新的三維可視化胰腺3D打印技術,打印出患者的胰腺仿真立體模型,以便全維度觀察腫瘤和腸系膜上動靜脈的立體空間關系,充分了解血管變異情況,從而精確確定胰管立體解剖位置和測量胰管直徑,為手術提供現場實物參照和導航,確保手術的成功和安全。
術中,方馳華教授將患者的胰腺3D打印模型帶入手術室,手術時進行實時比對。他帶領手術組成員,在患者李阿姨臍部和上腹部建立了5個0.5-1.0cm的小孔,利用3D腹腔鏡放大的視野和3D打印模型導航,精準完成胰腺、肝膽管及胃腸道的游離、胰腺鉤突切斷、淋巴結清掃及膽腸、胰腸、胃腸吻合,最后在腹部開一個小口將切除的腫瘤標本完整取出。手術出血少,術后第2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動,術后第1、3、5、7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含量分別為477、152、41、47IU/L,術后無胰瘺等并發癥發生,血常規、肝功能等指標正常,李阿姨于術后第11天康復出院。
調整3D打印模型并置于最佳解剖位置,為手術關鍵步驟提供直觀的實時導航,對關鍵部位快速識別和定位。實時引導重要脈管的分離和病灶的切除,保護門靜脈分支,實現完整切除病灶、保證切緣陰性和避免重要解剖結構的副損傷,準確地完成肝臟的切除,從而提高了手術精準性,實現了根治性切除,有效降低手術風險。
據悉,胰腺是人體極重要的內外分泌器官,由于特殊的解剖關系,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曾被譽為普通外科手術里的“珠峰”,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也在很長時間內被認為是微創領域的禁區。
將3D打印模型帶入手術室與術中實時手術進行比對,通過調整3D打印模型并置于最佳解剖位置,可為手術關鍵步驟提供直觀的實時導航,對關鍵部位快速識別和定位;3D腹腔鏡更能放大三維立體手術視野,解剖結構更加清晰,腹腔鏡下操作更加精準、微創、安全。將三維可視化胰腺3D打印及3D腹腔鏡技術進行有機結合,精確定位病灶并確定手術切除平面,實時引導重要脈管的分離和腫瘤病灶的切除,實現了完整、微創的病灶切除,避免了重要解剖結構的副損傷,有效提高了手術的精準性,最大限度的降低手術風險和并發癥。
此前,珠江醫院肝膽一科已在國際上率先實施了三維可視化肝臟3D打印輔助下左、右半肝切除術治療復雜型肝臟腫瘤和肝膽管結石,此次成功完成3D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標志著該團隊在肝膽胰外科數字化微創水平邁上了新臺階,達到國內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