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能源環境新聞
朱共山:民營電王的光伏拓荒之路
星之球科技 來源:能見度2016-02-01
我要評論(0 )
當出租車司機都能對光伏行業現狀侃侃而談、不少朋友開始計算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收益的時候,光伏已成為一個全民話題,飛入尋常百姓家。放在六七年前,對于大多數業外人...
當出租車司機都能對光伏行業現狀侃侃而談、不少朋友開始計算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收益的時候,光伏已成為一個全民話題,飛入尋常百姓家。放在六七年前,對于大多數業外人士而言,這還只是陌生遙遠的專業名詞。盡管彼時人們知曉太陽能,但對此模糊的印象大多源自太陽能熱水器。
在近日北京舉行的2015十大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作為新能源行業唯一入圍的企業家,全球最大的光伏材料制造商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與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萬科集團總裁郁亮等人一同被評為“2015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不同于馬云、王健林、董明珠等歷年十大經濟年度人物榜單上的常客,新能源領域企業家的上榜率并不高,僅有一例是十年前獲選的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施正榮,而那個時候,光伏還是一個新名詞,離百姓的生活非常遙遠。
朱共山在獲獎感言中回憶道,2007年協鑫進入光伏行業的時候,中國光伏產業“兩頭在外”,作為原料的多晶硅要采購德國、美國的,最終的產品還是要銷到國外。當時中國真正自產的硅料不到一千噸,中國幾代領導人想解決硅的問題,但是由于技術、人才、市場等因素,一直沒有重大突破。“一個制造業要成為一個戰略新興產業,如果我們的材料不行,裝備不行,工藝技術不行,成為替代能源是萬萬不可能的。”
隨著過去十年光伏產業的迅速發展和技術提升,光伏發電效率不斷提高,組件價格持續下跌。“當時多晶硅每公斤的成本是165美元,現在我們已經把它降到11美元,最近協鑫又研發了FBR流化床法的新工藝,到2016年,完全可以做到10美元以下,甚至8美元。當時每公斤多晶硅的能耗是165度電,現在FBR流化床法只要25度電以下,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還是靠科技創新。”
朱共山稱,2015年協鑫集團硅片產能達到16GW(1GW=1000MW,1MW=1000KW),超過全球三分之一,2016年預計達到22GW。換算成燃煤發電機組,22GW相當于一年替代電煤近五千多萬噸,如果火電機組煤耗高一點可能到七千多萬噸左右。
這位“民營電王”還曾預測,到2020年左右,太陽能一定會成為老百姓用得起的能源。協鑫有自己的光伏平價上網路線圖和時間表,將比這一節點大大提前。目前,谷歌、蘋果、微軟也在對光伏進行布局,正在謀劃未來的能源轉型。
事實上,光伏出身“白富美”,最早被大量應用于空間電源系統,是多數航天飛行器的首選電源。有資料顯示,從1958年到1993年世界上共發射4048個飛行器,其中采用光伏電源系統的占90%。1971年,中國發射成功第一顆采用光伏電源系統的科學衛星,電源系統設計壽命為一年,結果在空中飛行了八年零三個月。
但當時光伏系統高昂的成本使其與民用電力系統相距甚遠。上世紀70年代,中國開始出現太陽能電池廠,電池制造工藝模仿早期生產空間電池的工藝,太陽能電池的應用開始從空間降落到地面。如今,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電源,大到兆瓦級電站、小到玩具,凡是任何需要電源的場景都有光伏電源的存在。
行業版圖的擴張與發展,使得光伏領域的被關注度大為提升。另一方面,在民間話語體系中,抗擊霧霾、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等逐漸成為綜合性的公共議題,使得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深入人心。而屋頂分布式光伏的興起、此起彼伏的光伏雙反,愈加加深了人們對該行業的認知。
要知道,在相對封閉、艱深的能源領域,大眾能達到這種程度的了解并不容易。如今,不少此前從未接觸光伏的企業會主動了解在自家廠房安上光伏面板的經濟效益,提及光伏,人們能迅速反應出一系列與之相關的企業、企業家與專業名詞。
從行業到民間,這正是中國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的縮影。與不少行業縮減產能不同的是,中國光伏行業在2015年仍然保持了大幅增長,連續九年蟬聯全球光伏產品制造第一大國。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會長王勃華1月21日在“光伏行業2015年回顧與2016年展望研討會”上稱,2015年中國多晶硅產量約為16.5萬噸,同比增長21%;太陽能電池組件產量約為43GW,同比增長20.8%;2015年中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約15GW,同比增長逾40%;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量達到約43GW,超越德國躍居世界首位。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