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的一群研究人員發現,有些用于3D打印的材料是有毒的,暴露于這些材料之下有可能對健康和環境造成風險。
增材制造,通常被稱為3D(三維)打印,是指能那種基于計算機3D參數化模型,使用聚合物或者金屬作為原材料來自制造3D對象的技術。這種技術并不切割或者燒蝕材料,它們通過沉積材料層層構建對象,因此被稱為增材制造技術。
如今在工業界,3D打印機越來越受歡迎,其已經被用來制造各種東西——從跑鞋直到超級跑車等。其知名度和受關注度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高過。市場預計到2020年全球3D打印市場的總收入將超過210億美元。
鑒于該技術的使用日益廣泛,RMIT的研究人員們認為,我們更應當注意常見的3D打印材料可能會有哪些潛在的危害。為此,助理教授Donald Wlodkowic的團隊正在進行一項實驗研究,他們發現使用某種3D打印技術制造的部件有可能是不安全的,因為它們在與水接觸時似乎會浸出大量有毒物質。
“3D打印聚合物的廣泛使用所帶來的關鍵生物相容性問題和潛在風險影響到目前為止只得到很少的關注。”Wlodkowic說。“我們同時使用了基于細胞的試驗和基于整個有機體的生物測試,以找出3D打印塑料中有毒分子可能滲漏的風險。這個過程主要針對3D打印聚合物的毒性,使我們建立了一個預測分析工作流,可以快速測定一系列用于3D打印的聚合物的毒理。”
“我們已經發現了一種非常有毒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從塑料安瓿(ampoule,通常用于靜脈注射)中浸出。”
目前,由于廠家通常不愿意公開3D打印材料的精確組成成分,所以很難準確地評估它們所帶來的長期風險。盡管到目前為止健康風險尚未可知,但是通過皮膚接觸導致過敏是可能的,因為皮膚是人們在處理3D打印材料和零件過程中暴露于光敏聚合物的最常見途徑。此外,預計隨著3D打印塑料污染正在日益逼近,這可能會產生重大的環境影響。
“我們生活在3D打印行業爆炸性增長的時代。據估計,到2019年底,全球范圍內將有超過560萬臺3D打印機出貨”他說。“這將產生大量的3D打印廢料,需要安全的處理。”
Wlodkowic表示,目前尚無監管系統來評估人們增加接觸3D打印部件的后果、以及對食物鏈的環境影響,最重要的是,安全地收集、處理和處置增材制造產生的部件和廢物的策略尚不可知。
“根據我們的研究,我們獲得的證據表明,許多使用的聚合樹脂是不安全的。這些出盡已經導致了一個更大的針對基因組、細胞和有機體水平的綜合研究的開展。”
“同樣的,在更廣闊的生命科學領域里的研究人員們已經認可了這些技術(指3D打?。┑膬烖c,我們的研究結果則提供了對于大量采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設備進行評估以確保其生物相容性的途徑。”
鑒于此,Wlodkowic團隊相信他們的發現凸顯了對于3D打印產業進行更好監管的需要,尤其是對于那些用于創建于3D打印零件的材料。
研究人員最近將他們的初步結果發表在了《Lab-on-a-Chip》和《Biomicrofluidics》雜志上。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