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3D新聞

    Fraunhofer研究所發明新型金屬絲網打印技術

    星之球激光 來源:天工社2016-02-26 我要評論(0 )   

    日前,在杜塞爾多夫舉辦的 Inside 3D Printing/METAV展上,德國著名的Fraunhofer研究所展示了一種新的3D打印制造技術,這種技術

    日前,在杜塞爾多夫舉辦的 Inside 3D Printing/metaV展上,德國著名的Fraunhofer研究所展示了一種新的3D打印制造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實現金屬零部件的高精度絲網印刷(screen printing),看起來似乎與2D打印技術中的絲網印刷很有淵源。

    據了解,該技術是Fraunhofer與Bauer Technologies共同開發的,可以實現小型金屬部件的大規模制造,而且其制造的金屬零部件的一些細節是用SLM或者粉末床粘合技術不能制造的。

     

    “對于那些具有封閉結構的精密小型零部件來說,絲網打印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比較經濟的工藝。”Fraunhofer IFAM的Sebastian Riecker解釋說:“這種技術的優點是它不僅可以制造具有復雜結構的零件,而且還能夠同時制造許多不同的零件。我們可以用它來形成1微米尺度的結構形狀,并可以使用各種材料系統。這一工藝的的高產率和高可重復性使它適合于大批量生產。”

    不過根據Fraunhofer在現場展示的情況來看,這項技術的優點還不止于此。Riecker展示了一套用于熱交換器的封閉管道,它的內部空間和壁都非常薄,使用基于粉末床的金屬3D打印工藝很難或者基本不可能實現。據了解,該技術3D打印出來的部件確實需要進行熱處理一下,但是不需要進行后處理,其表面質量接近于最終形狀。

     

    從現場看到,其打印出來的部件直徑低至0.1毫米,其高度從幾毫米到幾厘米不等(該技術不太適于打印很高的部件)。其壁厚可以很容易地低至50微米(其最大值為1000微米)。

    據悉,這種金屬絲網印刷技術主要使用由金屬粉末構成的一種膏裝材料(即粉末加粘合劑)。其中的金屬粉末既有經過霧化具有完美球形的,也有呈現樹枝狀的。這意味著它們并不均勻,但是通過粘合劑結合在一起。該技術可以使用的金屬材料包括不銹鋼、銅、鈦、硬金屬、PM輕合金、甚至包括PM燒結金屬等。這些可打印的材料通過“根據CAD文件生成的自動化蒙片(mask)”來逐層打印。

     

    Fraunhofer稱,這種金屬絲網印刷技術可以用在各種增材制造應用領域,包括航空航天、能源管理、精密機械工程、電子和汽車行業等,可以用來制造包括燃料電池組件、催化劑載體、高精度輕質結構、微型機械、換熱器和絕緣體、電極、生物植入物和珠寶首飾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金屬絲網Fraunhofer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