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金屬鈑金新聞

    激光設備商眼中的“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

    星之球科技 來源:法利萊2016-03-02 我要評論(0 )   

    普遍認為,工業4.0實質上是互聯網進化過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通俗的說,就是無數個行業被互聯網浪潮沖擊后,互聯網開始改造工業制造業了。

            近兩年,隨著“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呼聲在中國越來越高,人們也開始思考這一系列概念的現實意義。
     
      比較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一個重要的區別在于,德國工業4.0戰略是一個革命性的基礎性的科技戰略。其立足點并不是單純提升某幾個工業制造技術,而是從制造方式最基礎層面上進行變革,從而實現整個工業發展的質的飛躍。可以說,德國工業4.0戰略的核心內容在于人們更加關注工業生產方式的“質的變化”。而“中國制造2025”則強調的是在現有的工業制造水平和技術上,通過“互聯網”這種工具的應用,實現結構的變化和產量的增加。
     


     

        普遍認為,工業4.0實質上是互聯網進化過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通俗的說,就是無數個行業被互聯網浪潮沖擊后,互聯網開始改造工業制造業了。在這樣的時代浪潮沖擊下,“中國制造2025”這一宏偉計劃應運而生。“中國制造2025”不僅僅意味著技術的轉變、生產過程的轉變,同時也意味著整個生產方式產業鏈的調整。

      無論是“工業4.0”還是“中國制造2025”,其核心終將定格在“自動化”和“智能制造”上。自動化并不是單純的無人工廠,智能制造也并不是完全靠機器操作。相反,人將會擔當更有挑戰性的角色——創新、規劃、監督和協調機器的運作。只有這樣,機器才會按照人的想法進行運轉,制造才會更快、更加高效,才能使用到更好的資源,這才是智能制造的本質。

      在推動中國工業、制造業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的道路上,激光設備商有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法利萊聯合多家單位共同自主研發的“汽車制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意味著我國實現了汽車制造領域中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國產化,打破國外40多年的壟斷,該項目歷經12年技術攻關,在全球汽車制造技術史上實現5個首創,多項關鍵技術創新,其中多個技術參數超越國際標準,共獲發明專利26項,實用新型39項,軟件著作權2項,形成地方和企業標準3項。


      獲得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汽車智能制造激光加工裝備

      如今,已幫助多家汽車企業通過“高質高效的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實現產品升級、縮短產品上市周期、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的高質量以及提升市場競爭力等目標。在“中國制造2025”的初始階段,激光先進制造作為這場變革潮流的代表,為“中國制造”轉型成“中國智造”奠定扎實的基礎。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