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全球3D打印支出指南稱,未來幾年,亞太地區(不含日本,下同)的3D打印支出將以23%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從2016年的15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43億美元。
從技術角度看,IDC的這份3D打印研究報告表明,與美洲相比,亞太區在硬件支出方面占有更大的份額。然而,這些3D打印機的使用量要小于美國、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總和。
“這一地區的公司有資金投向3D打印機,但是對于3D打印機的使用還沒有達到連續用于制造的程度,因此表現出的打印量相對較低。IDC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隨著各種企業和機構不斷探索將3D打印機用于自己的市場,相應地打印量將出現強勁增長。”IDC公司的影像、打印和文檔解決方案研究市場分析師Rachel Selvaranee說。
這份支出指南還在幾個行業已有的案例的基礎上探討了3D打印的垂直應用。IDC稱,在2015年,離散制造業是在亞太領先的3D打印垂直市場,占據60%的市場份額。而從2015年到2019年,預計CAGR可達15%。
與此同時,2015年,航空航天和軍工行業在3D打印方面的自處占亞太地區總支出的20%以上。隨著航空業在以中國和新加坡為首的亞太地區蓬勃發展,其在3D打印方面的支出預計到2019年將接近5.5億美元。
除此之外,IDC預計到2019年,3D打印模具和零部件將占據亞太3D打印總體市場份額的23%。這部分市場在澳大利亞尤為突出,在那里3D打印服務解決方案正在迎合那些尚無計劃采購自己的3D打印設備的客戶們的需求。
3D打印在牙科領域的應用是該地區的另外一個重要增長市場,預計到2019年CAGR可達26%。與此同時,隨著更多的3D打印醫療應用被發掘,該地區的醫療保健市場將出現快速增長。
“新加坡、中國、韓國、臺灣和澳大利亞等國的政府扶植政策和研究資助是亞洲探索3D打印的中堅力量。有了這種支持,3D打印將促進創新增長以提高該地區的效率和生產力。”Selvaranee說。
中國將繼續成為亞太地區3D打印領域的領跑者,這主要得益于政府提出的旨在推動制造業升級的“中國制造2025”計劃,高科技制造、先進制造和智能制造是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3D打印將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從航空航天制造的主流到如今在幾乎所有行業中的存在,3D打印行業將作為一種智能解決方案來提高生產質量、精度和速度。我們的研究表明,當前的3D打印技術對零售和食品加工行業的涉足是完全可以預見的。”IDC公司的Rubal Sabharwal稱。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