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軌道交通新聞

    Velodyne汽車專用激光雷達內部諜照首曝

    星之球科技 來源:科技新聞2016-03-22 我要評論(0 )   

    年初CES,福特汽車CEO馬克·菲爾茨把Solid-State Hybrid Ultra Puck Auto帶上臺時,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Ultra Puck和VLP-16卻看上去一毛一樣,線數加倍,內部結構有什...

     年初CES,福特汽車CEO馬克·菲爾茨把Solid-State Hybrid Ultra Puck Auto帶上臺時,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Ultra Puck和VLP-16卻看上去一毛一樣,線數加倍,內部結構有什么不同?恰逢Velodyne車企項目銷售經理John Eggert打飛的路過北京,小編有幸獲得了一張Ultra Puck1.5內部構造諜照,據說這是全球首曝。 
     
    14585289693730.jpg
     
    △全球首張內部諜照
     
    Velodyne首款針對汽車的激光雷達產品
     
    在車云網關于激光雷達的報告中(),提到Velodyne目前已經量產銷售的激光雷達有三款,分別是HDL-64E(64線)、HDL-32E(32線)、VLP-16(16線)。除了谷歌、百度、Uber等無人駕駛汽車使用64線產品,一些車企在車上使用32線和16線產品測試。例如2016年1月CES上,福特就展示了安裝velodyne HDL-32的混動版蒙迪歐(參配、圖片、詢價) 自動駕駛研究車。荷蘭NAVYA的兩部全自動駕駛ARMA公交穿梭車測試了VLP-16和HDL-32,最后選用了32線。
     
    雖然這三款激光雷達可以滿足外部環境感知需要,但嚴格來說并不是專為汽車而生。Velodyne 64線最早是用于地圖及相關行業,32線把激光器接收器減半,主要用于固定翼無人機。隨著小型多旋翼無人機的出現,Velodyne配套生產了更小更輕的16線產品。
     
    32線產品的體積過大,小體積16線產品線數不足,采集的信息顆粒粗糙,對軟件運算端負擔太大。因此1月借由福特公布的Solid-State Hybrid Ultra Puck Auto,線數增加到32線,但是體積和原16線一致。
     
    Velodyne汽車專用激光雷達內部諜照首曝
     
    △從左至右分別為Velodyne 16線、32線、64線,最新的32線車企專供產品,體積卻只有圖中16線大小
     
    Ultra Puck專為汽車而生,因此這款產品在汽車適配上花了些時間。馬克·菲爾茲展示的1.5版已經供全球車企采購。目前除北美、歐洲的主要車企外,日本兩大車企已在測試中,國內兩大互聯網車企也已在等待交貨。
     
    1.5版僅有6-8個月的產品投放期,目前僅供車企裝車測試,Velodyne會根據車企反饋,在2017年推出2.0版再度供測試批量裝車測試,預計2018年第四季度面市的Ultra PUCK 3.0才是最終工業供貨版。因此在這個時間點,擱在車云菌面前的是一個1.5版樣機。
     
    2微秒激光發射時差
     
    在燈光下,John打開了Ultra PUCK1.5的外殼。
     
    車云菌視線最先對上的,是酷似雙眼的兩枚圓形鏡片。兩只“眼睛”背后,分別是32個激光發射器和 32個接收器,每個發射器和接收器一一對應。工作時,發射器以2微秒的間隔挨個發射激光并以10次每秒的速度繞中軸旋轉,對應的接收器會擇機開啟,保證在恰當的時間捕捉返回信號。產品頂部與底部的圓形電路板上都有FPGA編程芯片,用來運算處理旋轉一圈獲得的環境數據。
     
    為什么要設置2微秒時差?John解釋道,因為每個發射器用同一個功率放出激光,遇到高發射率物體容易讓激光雷達致盲。而且距離、密度、大小不同的產品對激光的反射的要求也不同。假如第一束激光返回,得知此處障礙物距離很近,那下一束激光就可以減小功率對該點探測。“有了2微秒的時差,每個激光發射器會根據前一個激光的返回數據,確定下一次的發射能量。”這和一次性發射所有激光,然后全部收集的Flash lidar并不相同。
     
    而且這個時延設計也能防止黑客攻擊。之前已經發生了黑客模擬車輛、行人的信號,反饋給激光雷達造成周圍存在障礙假象的攻擊手法。當我們問到Ultra Puck的防黑能力,John覺得不必擔心。他認為黑客如果想“戲弄”Ultra Puck要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他需要選擇什么時候發射干擾信號才能讓Ultra Puck恰好接收。
     
    第二,間隔2微秒的每束激光發射功率不同,選擇不斷變化的功率對黑客而言也是個挑戰。
     
    談到把Ultra Puck做到和16線一樣大小,卻把線數增加的方法,John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黑色小盒子。
     
    盒子里并排放著兩枚激光發射器,大尺寸發射器約為小尺寸發射器的一倍。前者正是16線激光產品選用的規格,小尺寸的部件則是Ultra Puck現在定制使用的激光發射器。這些扁平的發射器被設計好排列角度,通過白色的環亞塑脂(EPROXY)固定在鏡頭后方。“16線的時候激光發射器只能排一列,現在可以排兩列。”
     
    因此Ultra Puck和16線相比,每秒發射的數據量增加到了70萬個點。不過Velodyne利用技術手段把返回數據量控制在了數百量級。當車云菌把“是否對FPGA性能提出了更多要求”的問題拋給John時,他表示并未對FPGA進行升級。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激光發射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