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皮膚/眼科

    革新白內障手術的飛秒激光

    Johnny Lee 來源:光譜物理2016-04-13 我要評論(0 )   

    該技術由位于美國加州的Perfect Lens公司發明,運用Spectra-Physics(光譜物理)的飛秒激光器改變晶體材料折射率,以對人工晶體進行術后調整,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白內障...

     該技術由位于美國加州的Perfect Lens公司發明,運用Spectra-Physics(光譜物理)的飛秒激光器改變晶體材料折射率,以對人工晶體進行術后調整,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白內障患者的術后體驗。

    人工晶體(透鏡),(Intraocular lens, IOL),是一種植入眼內的人工透鏡,用于取代天然晶狀體的作用。第一枚人工晶體是由John Pike, John HoltHardold Ridley共同設計的。19491129日,Ridley醫生在倫敦St. Thomas醫院為病人植入了首枚人工晶體

    新技術稱為折射率整形,即在目標區域改變晶體中水凝膠(聚甲基丙烯酸羥乙酯-PHEMA)的親水性從而導致折射率(屈光度)發生與之相反的變化,隨之在晶體內部再形成一個晶體。新晶體的非球面度可在術后患者的眼睛中進行精確的調整。
    此技術運用了新的相位纏繞過程,在常見的丙烯酸水凝膠晶體中,于50微米厚的薄膜內形成一個近菲涅爾透鏡。在對現有模型實驗時,他們能夠產生5個屈光度的變化,并將人工晶體的傳輸函數的變化影響減到最小。

    Perfect Lens系統使用一個紅外飛秒激光器(MaiTai HP, Spectra-Physics)和一個用于調節脈沖能量的聲光調制器。系統中還包含一個2D掃描系統,超精密3D電機平臺,高數值孔徑顯微鏡和Nimo 0815(Perfect Lens)波前分析儀,用來測量球差,模塊傳遞函數和屈光度。

     

    自定非球面度

    晶體內部整形過程僅需要5秒鐘,就可以在標準人工晶體內產生-0.27 μm+0.28 μm的球差。

    這一實驗雖然是在實驗室環境下完成,但晶體修正過程完全遵循了激光安全規范。直接適用人眼的界面正在研發中,而首先會是動物體實驗。

    Perfect Lens公司指出:“通過基于親水性變化的折射率整形技術,塑造優質的人工晶體,并提高白內障患者的術后體驗,是我們的目標。”

    如需了解MaiTai飛秒激光器,或其他超快及連續激光器信息,請瀏覽Newport旗下Spectra-Physics中文網站:

    www.spectra-physics.cn

    轉載請注明出處。

    Spectra-Physics光譜物理飛秒激光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