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體驗pentacam角膜地形圖檢測
魏芬為網友檢查眼睛
荊楚網消息(記者 李思)通過近視激光手術摘掉眼鏡、重見清晰世界早已成為一大趨勢。但近視激光手術只是年輕人的專利?4月14日,荊楚網網友走進荊州市中心醫院準分子近視治療中心,該中心主任魏芬表示,近年來,出于對健康和生活質量的追求,做近視激光手術的患者年齡段逐漸增大。
激光手術設備
據了解,荊州市中心醫院準分子近視治療中心建立于1997年,是國內最早開展準分子激光手術的醫療機構之一。中心擁有齊全的新世紀國際眼科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如美國最新一代飛秒激光系統、美國威視準分子激光系統、法國MORIA角膜板層刀等;還擁有數名專業理論知識雄厚、眼科技術全面、臨床與手術經驗豐富的眼科專家。
“近年來,做近視激光手術的患者年齡段逐漸增大。”魏芬介紹,以前是年輕人居多,出于升學求職或要應征入伍等各種原因。現在40歲至50歲的患者也越來越多,大多是出于對健康和生活質量的追求。其中,一些“大齡”患者讓魏芬印象深刻。
荊州市公安縣埠河鎮44歲的葛阿姨以養豬和種葡萄為生,但800度的近視眼還帶散光讓葛阿姨非常困擾。戴著厚厚的眼鏡,葛阿姨覺得自己養的豬和種的葡萄都特別小,擔心賣不出去,心里萬分著急。
得知葛阿姨的困擾后,魏芬幫其做了pentacam角膜地形圖檢測,不僅能檢測其角膜厚度,還能預測手術后視力恢復效果。“檢測后,我告訴她術后預測可恢復視力達0.6,她表示只要不戴眼鏡就很滿意了。”
接著,魏芬為葛阿姨做了波前像差,它根據每位患者不同的像差特點“量身定制”個性化手術方案,主要針對高度數、散光及有特殊需要的人群,使術后的視覺質量大幅提升,并將眩光、夜視力不佳等出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魏芬說,“手術第二天,葛阿姨的視力就恢復到了0.6,她說‘我看見東西都變大了!’”
“還有一位50歲的‘婆婆’,是我們做過的年齡最大的。”魏芬說,“婆婆”以賣菜為生,眼睛近視高達1300度,屬遺傳性高度近視。“她術后預測可恢復視力只能達0.5,而且雙眼很小,手術器械放不下,起初我們不推薦她手術。”
魏芬介紹,由于“婆婆”態度十分堅決,想做近視激光手術的愿望非常強烈,最終,醫生將其眶緣剪開之后才進行的手術。“手術之后第二天,‘婆婆’的視力就達到了0.4,后來也恢復得很好。”
荊楚網網友走進荊州市中心醫院準分子近視治療中心
是不是手術價格越貴效果越好?針對網友普遍關心的問題,魏芬表示,并非如此。“并不是最貴的就是最適合的,不能一味地追求快。做近視激光手術安全第一,患者應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手術方式。例如,十七八歲或近視300度以下的患者,我們不建議他們選擇飛秒激光,可選擇準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切削手術,盡管視力恢復較慢,但是相對來說損傷較小,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