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軌道交通新聞
李克強: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是現代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政府網2016-05-05
我要評論(0 )
互聯網+是對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支撐,要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李克強總理在5月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
“‘互聯網+’是對‘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支撐,要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李克強總理在5月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
當天會議部署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加快“中國制造”轉型升級。
“我們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電子商務確實是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在制造業利用互聯網方面,步伐還需加快。”總理說,“中國已經是工業大國,但距離工業強國還有不小距離,這就需要加快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進程。”
在討論這一議題時,總理例舉了德國與美國的例子。“德國的‘工業4.0’,主要是‘制造業+互聯網’,而美國更多是‘互聯網+制造業’。盡管彼此的方法和路徑不一樣,但都是要提升制造業水平。”李克強說,“兩者各有特點。我們要向工業強國邁進,就要更多吸收這兩方面的經驗。”
總理還提及此前考察、座談中的幾個事例:海爾公司通過創客平臺讓大企業的員工成為創業者;河南中信重工在大企業內部蓬勃開展“雙創”;中核總“華龍一號”的堆芯設計,通過互聯網聚集了20多個城市的500多臺終端、上千人的力量集中攻關。
“互聯網的很大一個特點就是‘集眾智’。通過互聯網在全球尋求解決方案,可以節省大量人力和智力。”李克強說,“這是現代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總理強調,推動制造業創新發展不僅需要大企業的創新,同時需要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地方政府要支持制造企業建設基于互聯網的“雙創”平臺,依托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雙創”示范基地。電信企業要對“雙創”基地寬帶接入進一步提速降費。
談起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改變傳統制造業,李克強以中國服裝行業使用的西裝版型為例說,過去不是日本的就是歐洲的,一直沒有搞出自己的版型,因為靠一個一個數據收集相當困難。現在大數據提供了新的路徑。江蘇一家服裝企業,兩三年前就已經積累了200多萬人的版型數據。有了大數據,就可以支持基本版型之上的個性化定制。
“依托大數據等互聯網新技術,傳統制造業企業的創新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總理說。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