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中國重塑全球LED產業格局的機會來了

    星之球激光 來源:LEDinside2016-05-06 我要評論(0 )   

    三分天下,中國有其一。南昌大學江風益團隊成功研發硅襯底LED技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日美之后第三個掌握藍光LED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國家。這項高新技術和成功產業化,...


    三分天下,中國有其一。南昌大學江風益團隊成功研發硅襯底LED技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日美之后第三個掌握藍光LED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國家。這項高新技術和成功產業化,獲得了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目前,南昌是全球唯一實現硅襯底LED芯片量產的城市。基于此,江西省政府于2015年制定規劃,要把南昌打造成全國的LED光谷,建成具有國際核心競爭力的LED全產業鏈研發、制造和應用基地。

    “硅襯底LED可以繞開國際五大LED廠商專利聯盟,讓產業命運完全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南昌市市長郭安說,“南昌光谷”不僅站到了全球LED產業的“價值鏈”頂端,而且還有從外延片、芯片、封裝、應用等LED全產業鏈優勢。

    業內人士認為,在產業全球化分工、國際兼并重組的浪潮下,“南昌光谷”如能抓住戰略機遇,將有望重塑全球LED產業格局。

    “雙創”成功的典范

    被稱為第四代光源的半導體發光二極管(簡稱LED)是綠色照明時代的革新。

    早在1962LED就問世。正式作為照明光源,是日本1993年取得的突破,這項藍寶石襯底LED技術獲得2014年諾貝爾獎。1995年,美國成功研發碳化硅襯底LED技術,獲得2003年美國總統技術發明獎。

    本世紀初,我國LED上游產業幾乎空白,下游應用剛剛起步,功率型芯片全部依賴進口,日美技術霸占全球市場。

    為搶占新興產業先機,從“十五”開始,科技部率先支持LED技術和產業發展,成立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協調領導小組,提高中國LED技術國際競爭力。

    1996年,在南昌大學一間40平方米的實驗室里,江風益揣著60萬元貸款開始了追夢,跟蹤日本技術做中國的LED。四年后,他成功試制出藍寶石襯底藍、綠、紫光LED,其中藍光LED投入量產。

    國內完全依賴進口LED芯片的歷史改寫,但江風益很快陷入了新的擔憂。國內LED下游企業越來越多。可致命的是,技術專利都掌握在日美手中,行業隨時可被扼喉。

    江風益決心不做國外技術的影子,而是自主創新尋找“中國芯”的路徑。2004年,江風益大膽選擇硅襯底氮化鎵技術路線。

    2004年,經過數千次實驗,硅襯底LED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打破日美壟斷,形成全球LED技術三足鼎立局面。目前其電光轉換效率超過60%,獲得授權專利147項,其中國際專利47項。

    躺在實驗室里的“中國芯”沒有生命,真正產業化才是國際競爭力。2006年,晶能(江西)光電有限公司應運而生,開始了硅襯底LED技術的產業化之路。

    2009年,晶能光電在全球率先實現硅襯底小功率LED芯片量產;2012年,又實現硅襯底大功率LED芯片量產,這標志著硅襯底LED技術產業化的成熟,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將其列為年度新聞事件。我國在硅襯底LED領域因此占據了技術和產業化兩大高地。

    在南昌,如今以硅襯底LED技術為核心形成了12家企業的產業集群,覆蓋外延片、芯片、封裝、應用等全產業鏈,2015年產值超過50億元。

    產業發展面臨多重挑戰

    “南昌光谷”的建設目標,是到2020LED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一千億元,占全國15%,其中硅襯底LED技術收入達到五百億元。

    “硅襯底LED技術發光效率與藍寶石和碳化硅襯底LED技術相當,但硅襯底具有價格優勢,而且對于方向性要求高的車燈、隧道燈、礦燈等領域具有明顯優勢。”江風益說。

    但是與另外兩條技術路線比,硅襯底LED技術起步晚,產業發展面臨多重挑戰。

    ——產業規模小,市場占有率低。有關專家介紹,目前全球LED芯片中,約85%是藍寶石LED技術;約13%是碳化硅LED技術;硅襯底LED技術因起步較晚、產業化實踐短,只占1%2%的市場份額。此外,國內已有的硅襯底LED產品品牌國際知名度也不高。

    ——市場環境差,行業惡性競爭現象突出。據相關行業人士介紹,國內LED市場競爭秩序亂,大部分企業一味跟蹤模仿,習慣于拼價格、拼規模、拼投資,不利于創新企業健康發展。另外,一些地方的行政區域壁壘依然存在,“存在知識產業風險的企業和產品,地方保護主義保得了一時,但絕不可能長久。”

    ——海外并購受阻,品牌和銷售渠道拓展整合難度大。

    “我們本計劃以晶能光電作為收購Lumileds的產業承接平臺,這將大幅提升國內LED行業的技術及制造能力,甚至可能重塑全球LED產業格局。”金沙江創投聯合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伍伸俊說。

    ——國際巨頭追趕步伐加快,維持技術領先優勢難度大。“我國硅襯底LED技術的先發優勢面臨挑戰。”晶能光電CEO王敏博士說,美國普瑞光、韓國三星、LG、劍橋大學等一大批LED巨頭和研究機構也已紛紛“進軍”硅襯底LED技術。2012年東芝公司投入巨資并收購了美國的普瑞公司的硅技術部門,曾三次發布硅襯底LED芯片量產消息。

    “南昌光谷”需加大支持

    LED照明被公認為最具發展前景的高新技術之一。

    目前,全球80%LED產品在中國制造,但核心技術掌握在日本的日亞和豐田合成、美國的科銳、歐洲的飛利浦和歐司朗等五大LED廠商手中。

    伍伸俊介紹說,“這五大廠商之間交叉授權,形成了牢固的專利聯盟,我國LED企業難以繞開其專利鉗制。”2015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規模達到4245億元,但國內LED企業普遍缺少核心技術與品牌,多為代工廠,受全球經濟下行影響,有上千家企業倒閉。

    業內人士認為,將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硅襯底LED技術產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支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硅襯底LED技術升級和產業做強,才能徹底改變我國LED產業現狀、重塑全球LED產業格局。

    ——將硅襯底LED技術納入國家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專家建議,在國家“十三五”產業規劃編制中,明確將硅襯底LED技術作為LED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在硅襯底LED產業鏈建設上給予政策鼓勵,支持硅襯底LED技術升級和產業做大做強。在同等條件下,在全國道路照明改造、鐵路、石油化工裝備、汽車制造、特種照明等工程領域中,優先使用我國自主研發的硅襯底LED產品。

    ——發揮政策性資金對LED產業發展的引導作用。業內人士認為,國家要鼓勵并推動集成電路基金和政策性銀行,對硅襯底LED產業化項目擴產、國內外優質資產并購的融資需要予以傾斜支持;發揮國家高技術開發專項和節能專項補貼等政策性資金的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金加大對硅襯底LED上、中、下游領域的投入,促進硅襯底LED全產業鏈建設。

    ——將硅襯底LED產品納入“一帶一路”戰略,幫助拓展國際市場,讓“中國智造”LED照耀“一帶一路”。王敏建議,結合“一帶一路”戰略,大力支持硅襯底LED產品出口。希望中國進出口銀行像支持華為公司那樣,提供出口信貸,支持幫助國內相關企業進入全球250個城市照明改造市場,加速將硅襯底LED產品推廣到全世界。同時,希望在中國對外援助工程項目中,優先選用硅襯底LED照明產品,在對外工程中充分展現中國技術的實力和魅力。

    ——支持海外并購,促進國內LED產業升級。“國際產業分工的趨勢不可阻擋,海外并購之路必須堅定地走下去。”伍伸俊說,中國市場的力量和扎實的技術研發基礎,如果能和國外優質品牌疊加,必將促進國內產業升級,推動供給側改革。

    轉載請注明出處。

    LED產業硅襯底LED南昌光谷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