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破解融資困局 光伏企業切入“互金”行業

    星之球科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廣州)2016-05-26 我要評論(0 )   

    中國光伏行業快速發展之際,光伏融資難問題隱現。2015年新增裝機進一步增長至15.13GW,同比增長 42.74%。2015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量達到全球第一。

     中國光伏行業快速發展之際,光伏融資難問題隱現。
    2015年新增裝機進一步增長至15.13GW,同比增長 42.74%。2015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量占全球1/3,累計裝機量達到全球第一。
    業內人士指出,光伏行業前端原料環節為技術密集型,進入門檻和壟斷性較高,而電池制造和組件市場則聚集了大量的投資者,上下游產能的資源錯配嚴重也導致了資金拖欠和支付結算的困難、商業信用的缺失,呈現出大量光伏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生態鏈現狀。
    5月24-26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十屆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工程展覽會暨論壇(SNEC)上,如何解決行業內融資難的問題成為各方熱議焦點,結合互聯網發展是共識,多家企業開始布局光伏互聯網金融,但如何推進相關商業模式的建立仍需進一步探索。
    協鑫發布供應鏈金融平臺
    5月23日,協鑫集團發布旗下互聯網金融平臺國鑫所。國鑫所總裁兼CEO陳劍嵩在會上表示,國鑫所定位為“一站式綜合能源金融服務平臺”,成為協鑫集團在“能源+互聯網+金融”業務上的延伸。
    據國鑫所副總裁葉輝介紹,“國鑫所平臺上線試運行60天,總體交易額突破2億元。”而在當天會上發布的一款價值2000萬的產品,在兩分鐘內售完。
    互聯網金融行業在2015年底國家開始嚴厲整頓后進入轉型,從野蠻生長階段步入規范化和專業化,行業集中度逐步提高,幾千家平臺開始分化。
    目前清潔能源產業生態形成中小供應商、經銷商圍繞多家大型核心企業共同發展的局面,但在產業鏈條中還有數個環節的交易結算不暢,大量的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經營艱難。
    針對這一痛點,陳劍嵩表示:“很多平臺的供應鏈金融是為了融資而融資,是一種包裝貿易行為,已經偏離了供應鏈金融的本質。國鑫所的供應鏈金融讓整個交易環節全流程、可追溯、全透明,解決中國長期的多變債務鏈條過長的風險。”
    協鑫集成首席財務官生育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國鑫所的建立“從去年上半年開始謀劃到探討模式、落地,前后經歷了十一個月。”
    在發布會上,國鑫所與平安銀行、民生銀行和蘇州金融交易所分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國鑫所與平安銀行簽訂的協議,未來雙方將在供應鏈金融和電子票據資產證券化領域展開合作。
    大量來自機構的低成本資金,也被生育新認為是國鑫所的優勢之一。
    生育新指出,目前行業內也有其他同行在做互聯網金融,但“商業模式跟我們完全不同,應該說不是競爭對手。”如果資產、融資團隊、風控體系完全割裂,沒有協同的平臺,會導致高息成本資金與后續資產無法對等,無法持續,“必然只能發新產品去換舊的債務,模式將不可持續。”
    “我們在能源產業鏈上尋找核心企業進行合作,暫時不放開社會企業和個人。行業內的風險我熟悉,可以對客戶資產做層層篩選,做盡調和評審。再將產品的最終資產和前端的資金一一匹配,降低兌付的風險。資產先到位才發產品。”
    信達證券能源互聯網首席分析師曹寅認為,“國鑫所的模式是為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提供融資方案,再把這些產品通過互聯網打包成標準化的投資產品在國鑫所進行銷售,這樣的模式門檻相對較高可以幫助協鑫將困在供應鏈的資金盤活,使電站開發的融資成本降低,間接降低每度電的成本。”
    綠能寶模式何去何從
    由于2015年全年財報的大額虧損,陽光動力能源互聯網股份公司(下稱SPI)近期備受矚目,而作為其主要業務板塊之一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綠能寶再次引來質疑之聲。
    2015年SPI的銷售額為1.9億美元,相比2013年、2014年的4262.9萬美元和9164.2萬美元均有大幅增長。但同時公司虧損額亦大幅增長,相比2013年和2014年的3224.4萬美元、519.6萬美元,2015年的虧損額達到1.85億美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SPI累積虧損為2.461億美元(約16.1億人民幣)。
    5月25日,SPI董事長彭小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回應虧損原因,“這與年初上市時員工的股權激勵、上市費用等,加上綠能寶第一年上線的推廣費用,以及SPI歷史項目的處理均有關系。”
    作為早期開展光伏+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綠能寶,從2015年初成立便引來了諸多質疑。綠能寶是基于融資租賃的互聯網投資理財產品。彭小峰對此解釋道,“我們不是做債券、股權的融資,是物權融資。比如你買了電動車或者充電樁、太陽能發電設備,通過租賃方式獲得租金,物權是你的,發電后一部分電費付給你,這都是在網上實現。”
    根據綠能寶網站顯示,截至5月25日,歷史成交訂單數為654923條,已發放租金為28365088.54元。
    彭小峰認為在國外發展較快的分布式電站在國內比例還是較低,但綠能寶基于“網上委托融資租賃的方式,是解決分布式光伏融資難的一個有效的途徑。我們自己有技術服務能力,可以把控好風險,降低成本”。
    而根據彭小峰的透露,接下來綠能寶要從“網上融資租賃資產交易的平臺,從太陽能發電設備擴展到電動汽車、充電樁等消費金融領域,要申請基金牌照,進入到基金銷售、債券、P2P等綠色金融服務領域”。
    對于同行在進行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彭小峰表示“并不了解。但我相信綠能寶只有一個,可能不同的商業模式可以服務于這個行業,但不會一模一樣”。
     
    盡管現有模式仍在探索階段,但對于未來光伏行業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發展,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看好。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晶科一定會走這一步,但會走什么模式,怎么切入還在考慮。建電站融資是大問題,不是簡單成立一個金融公司就能解決,要以電站的品質作為保障。”
    曹寅對此認為,“一方面,光伏行業具有非常強的金融屬性,每一塊光伏組件都是標準化的產品,對于未來產生的現金流有比較好的預期性,是很好的固定收益產品。另一方面,電站開發商投產是重資本的商業模式,有創新的金融方式的融資的訴求,互聯網金融是光伏行業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