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汽車制造

    汽車行業:無人駕駛進入芯片和激光雷達決勝階段

    星之球科技 來源:國泰君安2016-07-05 我要評論(0 )   

    事件:2016年7月2日寶馬、Inter、Mobileye三家宣布合作,于2021年量產無人駕駛汽車。特斯拉轎車在自動駕駛模式情況下發生車禍并導致駕駛人死亡的嚴重事故。

     事件:2016年7月2日寶馬、Inter、Mobileye三家宣布合作,于2021年量產無人駕駛汽車。特斯拉轎車在自動駕駛模式情況下發生車禍并導致駕駛人死亡的嚴重事故。
     
    結論:維持行業“增持”評級。無人駕駛的激光雷達技術路線在與單目攝像頭技術路線的爭奪中取得階段性勝利,Mobileye放棄之前的獨家研發開始強強聯合Inter,拉開芯片一體化進程,A股相關標的巨星科技(國內唯一在研激光雷達)、四維圖新受益最大(強強聯合臺灣聯發科芯片設計商)。
     
    激光雷達的產業路線進一步得到確認,多傳感器融合和安全冗余計算是未來唯一方向。無人駕駛產業路線一直存在谷歌的激光雷達路線和Mobileye的單目攝像頭路線之爭,特斯拉轎車在自動駕駛模式情況下發生車禍并導致駕駛人死亡的嚴重事故,主要原因在于毫米波雷達在識別物體時存在天然短板,單目攝像頭路線在識別物體層面無法達到汽車產業要求的99%以上準確率,必須用激光雷達進行補充,激光雷達最大優勢是精度高。
     
    無人駕駛進入芯片一體化和聯盟化決勝時代。無人駕駛重要的判斷環節需搭載專用芯片實現,數據計算量大幅提高,傳統芯片已經無法實現計算的要求,Mobileye自制芯片策略開始讓位于強強聯盟,刺激芯片企業加速汽車級芯片的開發。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