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半導體/PCB
臺廠半導體專業封測 內憂外患接著來
星之球科技 來源:大族激光PCB事業部2016-07-05
我要評論(0 )
全球封測臺灣陣容市占率高達55.9%,但IEK指出,臺灣半導體專業封測產業正面臨內憂外患;內憂是高階封測技術主導權多在大廠手中,外患則是采取低價競爭又積極并購的大陸...
全球封測臺灣陣容市占率高達55.9%,但IEK指出,臺灣半導體專業封測產業正面臨內憂外患;內憂是高階封測技術主導權多在大廠手中,外患則是采取低價競爭又積極并購的大陸集團。
觀察今年臺灣IC封測產業表現,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預估,今年臺灣整體IC封測產值規模約新臺幣4500億元,較去年4413億元成長約2%,其中今年IC封裝產值較去年預估成長1.6%,IC測試業產值較去年成長2.7%。
從全球趨勢來看,工研院IEK預期,全球專業委外封測代工(OSAT)產值比重持續提升,整合組件制造廠(IDM)比重持續降低。
若將封裝與測試分開來看,工研院IEK預期,專業測試比重提升會比專業封裝迅速。
工研院IEK指出,全球封測呈現臺灣、美國和中國大陸三雄鼎立,臺灣陣容市占率最高,高達55.9%,不過臺灣半導體專業封測產業正面臨2大內憂外患。
首先,臺灣小廠面臨中國大陸威脅。IEK指出,中國大陸政策扶植,集團進行并購,加上中國大陸掌握市場優勢,采取低價格戰爭,對臺灣中小廠具威脅性,特別是對于先進技術能量較低、或產品過于單一的臺灣中小廠。
另一方面,臺一線封測大廠也面臨臺積電切入高階封測威脅。IEK表示,臺積電積極提升晶圓級封測能力,透過先進制程芯片優勢,帶動后段封測生意,包括凸塊晶圓(Bumping)、InFO、2.5D、3D等先進封裝技術,毛利相對高。
觀察封測產業發展趨勢,IEK指出,晶圓級等高階封測技術以邏輯產品為主,需要較高資本支出擴廠及維護,因此主導權大多在大廠手中,整并有利進行資金及產能資源調配。
從技術應用端來看,IEK表示,物聯網(IoT)多功能、微型化及低成本封裝趨勢,將帶領系統級封裝(SiP)興起,其中以封測廠與系統廠共同進行模塊及SiP開發,較具合作優勢。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