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把不可能變為可能他們,證明了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他們,勇敢的堅持自己無比熱愛的事,我們會在這里和新華網智匯堂專欄陸續推送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術有限公司 董事長 邢飛
渾厚的嗓音、開朗的笑聲,展現著北方人的豪爽、灑脫;
高高的鼻梁、睿智的眼神,流露著高知高智人群的聰慧、理智;
跳躍的思維、接踵而至的電話,透露著企業家的繁忙、辛勞。
步步為“贏”,展現科技潛質
邢飛,山東人,80后,畢業于張學良先生所創辦的東北大學,主修機械自動化專業。大學期間,邢飛所在的班級是3000多位新生中選拔出來的尖子班,邢飛任班長,大學4年,他勤工儉學,自行解決了學費、生活費的問題,畢業時,他選擇了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進修。
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創建于1958年,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歷史上,創造了18個第一,被譽為機器人事業的搖籃。2003年,邢飛順利考入該所,并進行了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碩博連讀。讀研期間,邢飛是學生中的“領頭羊”,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研究生,同時在學科研究上也開始嶄露頭角,和同學們一起創辦了“中科院創業者協會”。2004年,協會成功舉辦了中科院首屆研究生創業大賽,邢飛的“激光增材制造應用技術”課題一舉榮獲 “潛力計劃獎”,同年,該課題還獲得了科技創業計劃大賽中的“新苗獎”等;2005年,協會在北京舉辦創業大賽,邢飛團隊參賽并再次獲獎,之后作為18個獲獎團隊之一,又代表中科院參加了寧波全球創業大賽,并榮獲三等獎,獲得政府獎勵的百萬元創業基金,成為那個尚沒有“創業潮”年代的“新鮮事件”,轟動一時。
面對榮譽和獎勵,邢飛和小伙伴們沒有驕傲自滿,而是繼續踏踏實實的讀書、鉆研學問,學習期間進入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工作實踐。
為夢鑄造,打造神奇之光
2007-2012年間,邢飛在新松公司實現內部創業,創辦了激光技術事業部,帶領近百人的團隊開拓激光領域市場,并實現了1.5億的年產值,其間邢飛獲得十余項發明專利,并參與多項國家級重大項目,成為一顆耀眼的新星。30歲那年,邢飛被任命為杭州中科新松光電有限公司副總裁。而立之年就功成名就的邢飛,沒有如一般人預料的軌跡走下去,而是卸去所有的榮譽和光環,選擇了另外一條更艱辛的道路——自主創業,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2012年 6月,邢飛離開條件優越、薪資豐厚的國有企業,受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力邀來到南京,開始籌辦中科院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并擔任副院長,并于2013年3月,創辦了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術有限公司,邢飛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激光夢”,通過打造核心技術團隊,把中科煜宸打造成一家真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高科技企業,專注于智能激光裝備、激光增材制造裝備、自動化生產線(機器人換人)、激光核心器件和材料的研發與生產。目前,核心技術團隊由國內外知名的十余名激光領域專家組成,其中院士、博士生導師及博士研究員8人,他們用科技、用知識經營著這一束光—激光。
厚積薄發,打破層層僵局
邢飛從沈陽到南京,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如何帶領中科煜宸快速打開局面是他當時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公司剛起步,客戶以及市場對煜宸缺乏了解以及認同感,所以更談不上合作了。但是邢飛卻說:“越是這個時候,樹立信心就越重要,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他的底氣來自于對激光技術的熱愛、對行業前景的憧憬,還有他在產業鏈上的豐富資源。邢飛通過跟行業協會合作、展會宣傳等方式,從承接激光加工服務、激光焊接業務做起,他跟著業務員一起進行客戶登門拜訪,漸漸地與企業、高等院校開始建立合作,一點一點樹立了品牌。那段時間,邢飛不是在飛機、火車上,就是在展會上或者在走訪客戶,成了天南海北跑市場的“飛人”。
公司成立當年,煜宸就制造出國內首臺150英寸激光背投電視,獲得2013年度中國“激光大屏幕顯示行業金獎”,使公司在市場上名聲鵲起。同時在“激光增材制造”方面,自主研發生產出世界上打印金屬樣件尺寸最大的激光增材制造裝備,成功進軍航空航天領域,簽訂了超過4000多萬的激光裝備合同,更加激發了煜宸研發團隊的創新熱情。
2013年5月,中科煜宸躋身“江蘇省三維打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邢飛擔任該聯盟副主任。他的目標是引領國內3D打印技術的發展方向,打造3D打印技術第一品牌。
培根說:“天賦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學習來修剪。”邢飛給煜宸的企業文化定位是“學習和創新貫穿一生”。他說:“做高新技術、高端產品必須依托科研院所,中科煜宸與國內數家知名激光科研院所合作,共同主持或參與重點產品的技術研發。我們還與國內5家知名院校‘聯手’建立了以‘煜宸激光’命名的聯合實驗室。希望以此推動產、學、研、用的合作,支撐區域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
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
大數據、激光加工、3D打印、智能機器人等行業是當下大家熱議的典范。邢飛說:“實際上,整個制造業是沒有邊界的,這些技術都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撐的,不能只強調個體而忽略全局。以產業鏈驅動創新鏈、以創新鏈來打造資本鏈。我想做的不是產品,更不是概念,而是一個產業鏈的生態圈。”目前,依托中科院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作為孵化器,中科煜宸圍繞激光生態鏈展開布局,就是要讓政府、企業、合作單位都能受益。邢飛說,想做好絕非易事,首先平臺的擁有者要明白,這個平臺不是自己的,是一個共享的平臺,它面向所有研究機構和需要技術的企業,這就是共享經濟;其次,必須面向存量市場、把握存量市場的需求,第一時間把需求轉化為研發、生產、銷售。三、政策引導很重要,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得到政府的支持,如同有虎添翼,為企業的發展插上飛行的翅膀。
放飛自己,成就夢想;打造平臺,成就行業產業化。我們有理由相信,邢飛憑著對激光行業的熱愛和執著,憑著自己的這股拼勁,會在激光這束神奇之光照射的舞臺上舞出最美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