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量子點OLED激光 哪種電視更讓你心動

    星之球科技 來源:新快報2016-08-16 我要評論(0 )   

    面對著量子點電視、OLED電視、激光電視等一系列顯示新技術、新方向,不要說普通的大眾消費者,就連專業的彩電企業技術人員,都面臨著新一輪的選擇彷徨和迷茫。

            15年前,在背投、等離子和液晶的十字路口,中國彩電企業最終幾經發展走向了液晶大道。15年后,面對著量子點電視、OLED電視、激光電視等一系列顯示新技術、新方向,不要說普通的大眾消費者,就連專業的彩電企業技術人員,都面臨著新一輪的選擇彷徨和迷茫。當然,每一次站在行業十字路口都不是中國彩電企業能夠獨自做出選擇的,國際巨頭仍舊把持著最核心的技術,站隊選擇或許是中國彩電企業現階段的無奈。

    量子點OLED激光 哪種電視更讓你心動

     
      量子點電視:液晶電視的平滑過渡

      技術核心:量子點
      代表企業:TCL、三星
      量子點最早于2014年進入彩電業,隨后TCL、長虹、三星等國內外廠商相繼推出量子點電視,因為出色的畫質,逐漸成為行業關注焦點。目前市面上的所謂“量子點電視”和LED電視一樣,均屬于液晶電視的分支。
      從專業角度而言,量子點是溶液半導體納米晶,每一個小粒子都是單晶,只需要改變量子點的尺寸,就可以調出需要的顏色,且色純度非常高,晶體的穩定性也非常高,這是其他材料所難以企及的。
      通俗點說,相比傳統白光LED電視,量子點產品有著凌駕于OLED的全色域顯示能力,窄頻帶連續光譜,色彩純度更高,95%接近于自然光,色彩還原能力強大,色彩精確性高……因此可以說量子點是目前最好的液晶電視背光技術,能顯著提升畫面的色彩表現,而不是單純調高飽和度這么簡單。
      缺陷:想真正的與OLED電視抗衡,量子點電視必須從第一階段“光致發光”提升到第二階段“電致發光”。如果量子點真的做到了電致發光,它將與OLED具備一樣的“自發光”特性,黑場自然就可以媲美OLED了。那么,真正意義上的“電致發光”量子點電視何時才能問世?TCL給出的答案是:從現在開始,3年后從研發進入生產化階段,5年后實現打印技術產品化。
     
      OLED電視:天生麗質
      技術核心:自發光
      代表企業:創維、LG
      2015年可以說是OLED進步最快的一個年份。這項技術已經出來很久了,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盡管很多人都知道它天生麗質,擁有各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但是沒有百分百完美的產品,它身上一些小的瑕疵足以讓消費市場壓縮對它的包容。當然還有那些專注于液晶技術好多年,來不及轉型或者不愿意被翻盤的廠商,有那么一點排斥OLED技術。
      OLED又叫有機發光二極管,是一種可以進行自發光的屏幕材料,LCD的硬傷“漏光”自然就不會出現在OLED的顯示設備上,并且黑場效果表現能力非常強大,這種發光方式我們也統稱為“電致發光”,它能夠帶來極致的黑色、超高的對比度、快速的動態響應、超廣視角、最自然生動的色彩。
      為什么在2015年之前盡管OLED暗中發力卻一直反響平平呢?是因為價格、供應鏈和產業安全仍然是目前影響OLED電視普及的三大障礙。特別是早期的OLED良品率特別低,沒有技術的改良,它天價的身姿恐怕沒幾個人能消受。LG在2013年上市的55英寸全高清OLED電視,售價是6萬人民幣,不過現在中國彩電企業上市的全高清OLED電視的價格是1萬元左右。
      缺陷:OLED在擁有眾多的優勢之下,還是有非常多不可忽視的缺點的,例如在不摻雜白光的真正OLED顯示架構下,其顯示壽命過短,和屏幕面板切割成品率較低,造成面板造價昂貴,都是廠商們不容忽視的問題。
     
      激光電視:超大屏電視的機會
      技術核心:短焦投影
      代表企業:海信、索尼
      激光電視此前一直都是海信在親手栽培,有那么一股孤膽英雄的味道。好在,8月10日,索尼在中國首次推出100英寸的超大屏4K HDR液晶電視,宣布將在中國進軍高端市場。而一個月前,國內彩電巨頭海信已率先全球首發其100寸的4K超短焦激光電視產品,且售價僅為1萬多美元,是當下100英寸的4K分辨率LCD電視的十分之一左右。全球兩大領先品牌的先后動作表明,超大屏彩電產品已成為消費趨勢。
      很多人可能會把激光電視誤認為是普通的投影技術,其實不然,激光電視更像是投影技術的一個跨版本升級。最大的特點就是激光電視畫面的對比度和飽和度大幅增加,對環境光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超短焦性能也更節省空間。激光電視的布局是海信未來市場競爭和產業布局的重要戰略,強調自主創新的企業在未來才有可能獲得長足發展。
      激光電視正好彌補了液晶電視在大尺寸方面的短板,給消費者新的選擇。海信從2007年開始布局激光顯示技術,目前已經實現了從激光電視研發、設計到整機生產制造的完全自主運營,擁有217項專利技術。而索尼也同時表示,其目前的技術水平完全能夠讓更加清晰的畫面在100英寸的屏幕上得以完美呈現。
      缺陷:激光電視有其自身優勢,是目前屏幕最大的電視,看電視有電影的感覺。而且售價比同尺寸液晶電視至少便宜2/3以上。但是,激光電視本質上仍屬于投影,決定了它易受環境光影響,目前畫面表現力與OLED電視、量子點背光液晶電視,均存在一定差距。
     
      誰也不敢押寶單一技術

      現在的顯示技術趨勢是非常難以預測的,OLED投放市場的時候,很多人看好OLED,說OLED將會是下一代的顯示技術,但是這么久過去了,OLED也確實沒有和量子點真正地分出個高下,總的來說量子點顯示技術和OLED顯示技術都是非常有發展的空間的。激光電視現在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在超大屏電視市場擁有很多的機會。
      事實上,包括海信、三星、TCL、創維、長虹,沒有一家企業如今已經完全敲定下一代顯示技術的發展方向,也只是“全面布局、有所側重”。然后等待時機、快速切入,再敲定最終的主導者。比如說,三星、TCL就是堅定的量子點電視主導者,但包括海信、長虹對此也有所布局;再比如,LG、創維則是OLED堅定擁護者,但三星、海信、TCL也沒有放棄。同樣,海信、索尼、長虹等企業還在積極布局激光顯示,包括三星、TCL其實也在跟進相應的技術。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電視OLED電視量子點電視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