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無人駕駛要普及,首先就要幫車“看懂世界”——獲取高分辨率三維場景。精度高、抗干擾強的激光雷達是最常用的實現方式,近期沒有采用激光雷達方案的特斯拉發生車禍也側面驗證激光雷達方案的可靠性。不過,一直以來動輒幾十萬的售價,制約了激光雷達快速普及與應用。
國內初創公司傲視智繪希望能夠為客戶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激光雷達解決方案,已經獲得數千萬元首輪融資,由北極光獨家投資,并已完成交割。
搶占商用激光雷達市場,降低成本是首要任務。以Velodyne為代表的激光雷達售價之所以高達幾萬美元,一大原因就是采用了非集成的方式,需要手動組裝,將幾十個激光發射器與接收器一一對應,基本沒有量產可能。傲視智繪則想辦法將激光雷達的光電器件集成,不僅適合批量生產,還能將成本做到Velodyne的幾十分之一。這也是國內競品廠商普遍采用的方法。
要在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廠商領域真正商用,產品及性能仍是關鍵。團隊層面上,傲視智繪成立于2015年的初創公司,其核心團隊已經在中國科學院從事激光雷達技術研究近十年,掌握了激光雷達系統的核心關鍵技術和關鍵零組件技術。此前就已經推出了一系列應用于地面、機載和航天的激光測距儀和激光三維成像雷達,主要用在國防領域。2012年,團隊就研制出用于遠距離快速測繪的32線激光雷達樣機,探測距離能達到5KM以上,要高于行業指標。
目前,傲視智繪已經完成單線激光雷達的研發,探測距離可以達到280米。這款產品把雷達傳感器和后端的數據處理算法進行集成,能夠將數據處理前移,降低后端處理的工作量,大幅提高處理效率。CEO朱少嵐告訴36氪,團隊擁有多線激光雷達的開發能力,掌握了固態掃描技術,這方面的產品已經在研發當中了,但因為還沒有正式的產品問世,不想過多宣傳。

傲視智繪的測距儀產品
目前來看,傲視智繪很可能會是最早完成車測的激光雷達廠商。利用單線激光雷達產品,加上激光夜視相機、ADAS算法做出了一套面向輔助駕駛的方案,并已經開始上車測試。創始人朱少嵐告訴36氪,產品在強烈正向日照條件下,探測距離達到了250m以上、角度分辨率達到了0.18度、距離分辨率達到6mm;公司正對產品進行進一步的測試和優化設計,預計2016年年底前完成激光雷達產品的內測和車測,并正式發布產品。未來傲視智繪則希望為自動駕駛提供一整套完整的以主動光電傳感為主的智能3D傳感及信息處理系統。
受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市場前景驅動,國內高性價比激光雷達賽道上已經涌現了諸如北科天繪、鐳神智能等廠商,都已經完成一輪或者多輪融資,國外知名激光雷達廠商Velodyne也已與國內大型代工廠合作,希望推出500美元價位的產品。盡早推出實際可用的產品,并打通與車廠的合作,或許會成為左右競爭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