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臺灣科學家研發出比鋰電池多三倍容量的3D打印電池

    星之球科技 來源:3D虎2016-09-04 我要評論(0 )   

    最近,來自臺灣的成功大學材料系教授洪飛義、呂傳盛教授團隊就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研發出了3D打印鎂電池。

           要說3D打印能夠打印出所有的東西或許有點說大話,但是3D打印確實在一次次的突破人們的認知。現在,就連電池都可以通過3D打印機打印出來了。早在今年2月,愛爾蘭的一組研究人員獲得了一等獎金,用于開發3D打印電池。而就在最近,來自臺灣的成功大學材料系教授洪飛義、呂傳盛教授團隊就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研發出了3D打印鎂電池。

     
      據 了解,這種3D打印鎂電池體積比傳統電池小,但是相比鋰和鎳電池來說,它卻具有其三倍的電容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短短幾分鐘之內就完成充電。更重要的是,目前電動汽車、摩托電池上關鍵的電極工藝至少需要4道工序,前后費時約24小時。而3D打印電池,利用飛秒激光來融化合成的粉末,在融合過程,將粉末添加黏結劑進行攪拌、粉末涂覆與壓延、烘烤等3道工序一次搞定。
     
      通過粉末合成和直接打印,只需3分鐘就可以完成3D打印電池的工作。更幸運的是,合成粉末經激光融合,一并生成了有可增加電容量的“介金屬層”。事實上,這種“介金屬層”可有效提高電池的電容量,帶來充電快、體積小、重量輕等優點。
     
     
      在鎂電池的研究中,洪飛義教授、呂傳盛教授團隊已經投入了無數的精力和財力。在團隊經過多次的實驗之后,確認3D打印電池能夠提高電容量,若是采用鎂粉3D打印電池,與鋰、錳、鎳等一般工藝的電池相比,其電容量最高可提高3倍。不過我們什么時候能夠在市面上看到這種3D打印電池呢?呂傳盛教授表示,他們已經和工研院疊層激光制造技術中心的黃偉慶博士達成了初步合作共識,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夠在市場上看到3D打印電池。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鎂電池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