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房子大,客廳也大,要不要買一臺超大屏幕的電視呢?當然,最好是120吋或者160吋,在家里看電影的感覺一定很爽。
但是,大屏電視機可不是小“玩具”,用起來至少三五年,也不能想換就換,不僅僅是花費數萬甚至數十萬,就是那拆墻倒柜的折騰就讓人受不了。
因此,如果是想買一臺超大屏的4G高清晰電視機,就需要好好動腦筋斟酌品質,海信4K激光電視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
一部好的電視機,顯示效果當然最重要,這就需要對比,看看什么電視機更出色?舉例說,如果你經常看《中國國家地理》,一定會被里面的美景美圖震撼,可里面那些述說著中國山河壯美的高清晰照片,如果顯示在電視屏幕上會是怎樣的效果呢?
有比較才有鑒別。幾天前,清華大學攝影協會會長,《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特約攝影師陳海瀅攜帶作品在現場進行了展示,從嚴謹的科學攝影角度講解了顯示技術對“真相”還原的重要性。隨著陳老師的分享,我們在海信4K激光電視屏幕上看到了栩栩如生的照片,色彩清晰、明暗適度,真實的還原了本來的美麗,其他的大屏LED產品都相形見絀。
大屏人人都喜歡,電視越大越好,只要是家里裝得下。不過,隨著屏幕的擴大,顯示技術的變化也必須跟上,大屏與高清是相伴相生的關系,經過大浪淘沙之后,大屏市場幾乎成了激光電視的獨角戲。
為什么大屏愛激光呢?我們都知道,家里最早是CRT電視,那家伙需要電子槍,屏幕越大,機器越厚越重,到了34吋以后就基本上無能為力了,從市場上消失了。后來的LCD是一張玻璃板,背后是濾色片,液晶分子層,TFT層,偏光層,背光,可以做得很大,但做得越大成本越高,良率越低,于是,這種電視就會非常非常貴,到了大尺寸就是天價,比如某些廠商的50萬還要號稱良心價。
既然CRT做不了,LCD需要趕鴨子上架,那么,激光投影幾乎就成為了大屏的唯一最好的選擇。投影,可大可小,甚至可以跟隨你客廳的大小和主人的愛好進行調節,更重要的是,大尺寸投影與小尺寸投影成本差異不大。
我們需要承認,大畫面帶來的融入感是小屏幕無法比擬的。也正是看中了激光電視的優勢,海信很早下手進行了技術積累,堅持技術研發,實現了電視畫質以及電視軟件內容兼顧,避免了做產品“快餐”的尷尬,其采取的DLP激光投影技術路線是投影中效果最好的,是未來幾年普通家庭大屏幕需求的最佳解決方案。
從技術上講,DLP投影的ANSI對比度要比LCD投影高,畫面鮮明的多,顆粒感很小,畫面渾然一體,有點類似于膠片投影。與普通光源相比,激光光源具有高亮度、長壽命、激光色純度高、發散性小,用在投影上能制造出很高的色域,是理想的光源。在陳老師展示高清晰度的國家地理圖片的時候,與其他技術的顯示屏幕對比,效品質優劣一覽無余,引發了現場觀眾的驚嘆。
我們看到,在目前的激光電視市場上,海信4K激光電視跟目前市場上其它的類似產品從屬性上有很大的不同,公司擁有核心技術,產品擁有超高性價比,成為真正的擁有高價值的電視產品,而不是“玩具”,不是“快餐”,屬于極客和普通消費者都能接受的科技產品。調查數據顯示,上半年,海信電視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占有率分別達到17.16%和17.85%,穩居國內市場第一。其中,海信55寸及以上的高端電視市場占有率已經超越三星,成為大屏高端的新王者;據7月份的數據顯示,海信激光電視已經占據85寸以上超大屏市場49.64%的市場份額。
據介紹,海信的4K激光電視制造要做到微米級物料控制精度及鏡頭裝調精度,海信的高精度制造工藝,機械加工達到了接近極限值的10微米精度,鏡頭裝調精度達到5微米。還有更牛的,海信的激光4K電視,大部分核心技術都是自己研發,全部掌握產業鏈,不會被外國公司控制,這種強大競爭力讓消費者能享受到物美價廉的電視產品,成為了最終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