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太陽能工藝

    “棄光”困局下中國西北光伏產業的光能“保衛戰”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新聞網(北京)2016-09-22 我要評論(0 )   

    在中國的西北地區,越來越多的光伏電站正平地而起。然而在中國西北光伏如火如荼建設的背后,卻是大量光能遭棄用。面對這一局面,中國西北地區的光伏產業正打響光能“保...

    在中國的西北地區,越來越多的光伏電站正平地而起。然而在中國西北光伏“如火如荼”建設的背后,卻是大量光能“遭棄用”。面對這一局面,中國西北地區的光伏產業正打響光能“保衛戰”,破解“棄光”困局。

    棄光,字面意思就是放棄使用光能,通過光伏發出的電力無法上網轉化為電量。在中國光能資源最為豐富的西北地區,“棄光”問題也最為突出。中國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西北地區棄光電量達到32.8億千瓦時,棄光率19.7%,其中,新疆、甘肅光伏發電運行最為困難,棄光率分別為32.4%和32.1%,今年一季度,新疆棄光率甚至一度達到52%。
     
    中國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常務副秘書長史利民表示,近年來,受經濟轉型等因素影響,中國用電需求增長放緩,而火電裝機規模過剩日益嚴重,對新能源消納空間的擠占現象日益突出。此外,由于光伏易受環境影響而被視為不穩定電源,一些電網企業以此為借口不愿意接入光伏。
     
    然而,作為清潔能源,光伏已被中國的電力行業視為電力發展的未來趨勢。為了破解棄光難題,中國西北的地方政府和企業已經開始探索降低“棄光率”的破解之法。
    在中國西北,青海省的棄光率相對不高,2016年上半年,青海棄光率僅為3.2%,遠低于西北其他省份。
     
    青海大唐國際格爾木光伏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騰飛告訴中新社記者記者,青海棄光率低于相鄰省份主要得益于青海省并未盲目開發光伏產業,“青海省新能源產業以一年100萬千瓦的速度穩步發展,并按照青海省太陽能資源分布及電網送出情況統籌安排光伏項目建設容量,從源頭上進行控制,這是青海在光伏發電方面比較獨特的做法。”
     
    此外,據了解,青海省電網公司還在光伏電力省外輸送渠道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與山東的企業達成合作,為省內的光伏電力打通輸出渠道。
     
    除了地方政府合理布局發展光伏產業,中國光伏電力企業也在通過自身努力做到不浪費“一束光”,盡全力提升發電效率。
     
    在青海省格爾木市附近海拔3000米的戈壁荒灘無人區上,青海大唐國際格爾木光伏電站的9名員工就駐守在那里。另外,這家電站還在全國率先啟用了無人機巡檢,無人機每個月會沿著設定好的路線巡檢光伏組件,以發現是否存在隱裂、熱斑、灰塵、污垢及背板劃傷等各種問題,科學技術的應用相比人工大大提升了檢查的效率和質量。
     
    王騰飛表示,除了加強設備巡檢力度,及時發現設備缺陷,確保光伏電站所有設備始終處于健康狀態以外,電站還制定了光伏電站檢修計劃,按照電網運行情況合理安排設備檢修,達到度電必爭,顆粒歸倉。
     
    談到中國西北地區光伏產業應如何破解棄光困局,史利民表示,在體制機制方面,應該加快跨區輸電通道建設力度,完善可再生能源跨省跨區消納和交易的價格機制,消除市場壁壘;在技術層面,應積極培育儲能產業,同時要避免建立過多非專業電站;在市場拓展方面,要加快國際能源合作,加快實現與“一帶一路”周邊國家電網互聯互通,為西部新能源提供更大的消納市場。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光伏棄光問題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