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芯片/顯示

    彩電技術多元化發展 大屏、激光成為趨勢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報告大廳2016-09-23 我要評論(0 )   

           隨著“金九銀十”傳統營銷旺季的到來,家電業也掀起了一場空前的促銷狂潮,其中,尤以彩電行業最為激烈,那么,在這特殊的時期,我國彩電會呈現怎樣的趨勢呢?
      
      趨勢一:大屏、激光技術
      今年上半年以來,由于受面板價格上漲以及房地產政策回暖因素影響,大屏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可謂是不容小覷,成為了眾多彩電廠商如海信、創維、TCL等競相追逐的一大熱點。
      來自中怡康對今年前七個月的液晶電視線下市場監測數據顯示:今年7月,55寸零售量、零售額分別增長78.73%、34.89%。65寸零售量、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82.88%、33.67%。
      而其中,在大屏趨勢強勁發力的當下,相比較液晶電視整體市場零售量、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5.28%、-13.90%,市場疲軟的狀態,激光顯示技術呈現出了強大的發展潛力。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55英寸以上大屏市場零售額占比已經突破60%,其中海信激光電視在85英寸以上超大屏幕市場的占有率為49.64%,將近一半的占比充分說明激光電視在市場中的影響力。
      而事實上,并非海信一個人在戰斗,就在剛剛閉幕的德國柏林IFA展上,激光電視成為今年全球顯示技術的一大熱點,除海信之外,TCL、長虹、中航、光峰、視美樂等國產品牌紛紛力推新品,這使得激光電視在今年迎來新一輪的引爆。
     
      趨勢二:AR、人工智能
      在彩電行業加速結構調整以及產業升級的當下,相對于一些了彩電廠商相對保守地押寶大屏化、激光技術、4K、8K、量子點、曲面等技術來講,創維、長虹等則是實現了行業新的突破。
      就在8月底,創維在北京率先行業發布了全球第一款AR智能電視——創維OLED有機電視S9D,同時它也是全球范圍內首次將AR科技作為一種全新的交互模式引入智能電視,它的到來也代表著彩電行業跨入了電視交互步入新時代。
      而與此同時,與創維類似的是,就是長虹了,7月份,長虹在人工智能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一款具有自適應能力、自學習能力、自進化能力而越來越懂用戶個性化需求的人工智能電視,此舉打破了電視行業近年來以顯示和內容為主的方向。
      對此,業界專家表示,無論是創維推出的AR智能電視,還是長虹推出的人工智能電視,他們的嘗試與探索,已經揭開了AR、人工智能等跨界技術與彩電行業新的嘗試,相信不久的將來,不僅是電視,甚至是空調、冰箱、洗衣機、廚電、小家電,未來將會迎來一輪跨界熱潮。
     
      趨勢三:硬件+內容、硬件免費
      而對于彩電廠商而言,除了廝殺大屏化趨勢,激光顯示技術以及探索AR、人工智能等跨界技術與彩電行業新的結合之外,以樂視為代表的互聯網新貴與以創維為代表的傳統彩電大佬嘗試的硬件+內容、硬件免費模式,也無疑為行業發展開辟了一個新的方向。
      如借此次金九銀十傳統營銷旺季,兩大派又迎來了新一輪角逐,如主張硬件免費的樂視,借節推出硬件免費模式,將通過硬件免費模式將硬件與內容、服務綁定在一起,讓用戶只為核心價值買單,而這一模式的嘗試,無疑顛覆了傳統模式。
      而為了針對樂視的硬件免費模式,創維也在此黃金營銷節點之際,提出了以購買硬件贈送內容和核心的“硬件+內容”模式,可以說,硬件和內容的“平衡”發展才能讓更多的消費者享受“硬件+內容”更高級別的享受體驗,才能在價格惡戰中率先贏得市場。
      而對此,業界相關專家表示,在目前彩電行業價格混戰的局面下,要想遏制價格戰的孤行,廠商除了在技術、大屏等多元化趨勢上下功夫以及進行產品結構優化與升級之外,新模式的探索也是激活彩電市場的一個很好的嘗試。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彩電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