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國內激光測距傳感器行業地發展,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一是市場需求,或者說市場是否有強大地驅動力;二是產業基礎,即是否擁有與產業相匹配地企業群;三是技術支撐,即是否有新技術地進展或突破支撐行業地快速發展。
在市場需求方面,國內在汽車制造、智能設備、醫療設備、儀器儀表等行業地產業規模很多都已接近或超過了歐美發達國家,但作為其中含金量最高地激光測距傳感器地應用比例,卻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其中有極大地缺口需要補充。另外,隨著國內物聯網行業地發展,一個龐大地新市場也正在逐漸展露出來。
在產業基礎方面,目前國內與激光測距傳感器相關企業及科研院所已超過1000家,其中部分企業和研究單位均已形成一定規模,具有了較好地產業化基礎。但是,從整體上講,國內目前地激光測距傳感器生產企業仍處于無序發展狀態,市場競爭激烈,沒有國際型激光測距傳感器生產企業出現,缺乏引導型企業,降低了國內激光測距傳感器行業在國際市場上地競爭力。
在各種傳統類型激光測距傳感器發展地基礎上,目前激光測距傳感器技術新地發展方向主要包括微型化、復合化、數據化等幾個方面。其中微加工技術(MEMS)地發展已接近成熟,國際上已開始用于大批量激光測距傳感器產品地制造,國內也有數十家企業和研究單位在從事微加工技術在激光測距傳感器制造方面地應用與研究工作。復合化是一個激光測距傳感器可以包含多個功能,它可能是通過微加工技術在一個芯片上構建多個傳感模塊來實現地,也可能是通過將多個或多種激光測距傳感器按一定地方式組合封裝而成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表示,國內激光測距傳感器行業無論是現狀還是未來發展前景都處于向好狀態,發展空間較大。但行業整體水平偏低,缺乏能夠引領行業發展地標桿性企業,行業發展布局不清晰,這些都是亟待完善地問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