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們大家所關注的話題,但是這里面總會出現一些問題來困擾著大家。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快,很多人都仿佛看到了農村就是未來掙錢的發展方向,但是人們心中還是不免有所顧慮的。
光伏歷來被認為是眾多新能源種類中最具前景的能源利用之一,隨著我國光伏應用市場不斷擴大,光伏的利用模式也不斷創新,“光伏+農業”無疑成為我國在光伏應用領域的新突破,新的投資熱點亟待挖掘。所以不管是農民還是企業家都把目光放到了光伏農業身上,但是很多人都會問道,光伏農業真的會讓農民發財嗎?有那么吃香嗎?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下吧。
光伏農業大背景
隨著光伏應用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光伏農業這一新興產業每年已達千億元市場規模,有預測者甚至認為,未來5年,其市場規模可能達數萬億。
不同于光伏電站或農業大棚單獨的盈利模式,光伏農業走的是電力和農產品的雙重盈利路子,效益也相當可觀。據華天新能源集團總經理孫明亮介紹,該項目中每座大棚投資30萬元,項目合計總投資為900萬元。每年項目可發電120萬千瓦時,售電效益為140萬元。蔬菜種植、觀光、采摘每年可實現利潤50萬元,利潤總額達到190萬元。單純的光伏電站一般8-10年可收回利潤,而光伏農業大棚約4-5年就可以回收成本,實現盈利。以25年的使用期限計算,光伏農業項目后期的盈利能力十分顯著。
光伏農業政策補貼
我國光伏電站主要分為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電站兩類,法規及政策方面對兩類光伏電站申請電價補貼的流程、審核及補貼標準也不盡相同,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介紹吧!
1、電價補貼政策
對于集中式光伏發電,我國根據各地太陽能資源條件和建設成本將全國分為三類太陽能資源區,按照不同資源區執行不同的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政策,具體電價標準如下表(不排除地方為鼓勵光伏發電而制定高于標桿價的上網電價標準的情況,一般情況下高出部分由省級財政承擔)。電網企業可就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高出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的部分,申請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資金。
對于分布式光伏電站,我國實行全電量補貼政策,電價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42元(含稅),通過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支付給電網企業后由電網企業轉付給發電企業。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中自用有余上網的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收購。此外,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自用電量無需繳納隨電價征收的各類基金和附加,以及系統備用容量費和其他相關并網服務費。
2、申請電價補貼的流程
國家能源局通常于年初,在綜合考慮全國光伏發電發展規劃、各地區上一年度建設情況、電力市場條件及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編制該年的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
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將規定各地區新開工的集中式光伏電站的總規模,規模內的項目具備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基金補貼資格。而分布式光伏發電不受建設方案所規定的規模限制,隨時建設完成之后隨時可以并網拿補貼。
集中式光伏發電和分布式發電申請電價補貼的條件、流程具體如下:
(1)集中式光伏發電
根據《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申請補助的項目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屬于《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規定的補助范圍(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的補助范圍)
1)電網企業按照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確定的上網電價,或者根據法律規定通過招標等競爭性方式確定的上網電價,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所發生的費用,高于按照常規能源發電平均上網電價計算所發生費用之間的差額;
2)執行當地分類銷售電價,且由國家投資或者補貼建設的公共可再生能源獨立電力系統,其合理的運行和管理費用超出銷售電價的部分;
3)電網企業為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而支付的合理的接網費用以及其他合理的相關費用,不能通過銷售電價回收的部分。
(二)已完成審批、核準或備案,且已經過國家能源局審核確認;
(三)上網電價已經價格主管部門審核批復。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對地方上報材料進行審核,并將符合條件的項目列入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
(2)分布式光伏發電
根據今年5月份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關于完善光伏發電規模管理和實行競爭方式配置項目的指導意見》,以及9月份剛剛發布的第六批補貼目錄通知,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申領發放流程大大簡化了。
分布式自然人不再按目錄制管理,項目完成并網發電即可享受電量補貼。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定期匯總經營范圍的自然人分布式項目信息,并報財政部、國家發改
委、國家能源局備案,地方獨立電網企業經營范圍內的自然人分布式項目,由省級財政、價格、能源主管部門定期匯總之后報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備案。
在光伏農業領域,農民真的會發財嗎?(案例)
這個問題不是一兩個人問題,是很多農民關心的問題,筆者在這里可以肯定的給你回答,是可以發財的。農民可以通過拿政府給的光伏補貼,而且還可以把自己的電賣給國家電網,這樣也可以掙到錢的,而且聽說還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哦,下面咱們可以來看一個例子,看看光伏農業會不會讓農民賺錢。
“一開始我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可以賣到電網上有點不信,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在樓頂安裝了40塊太陽能電池板,沒想到1個月后,電力部門就給我的銀行卡上打來1600元的上網電費和政府補貼。”遼寧省朝陽北票市三寶鄉水泉村農民房言說起搞光伏發電增加收入的事兒,一臉興奮。
據悉,截至5月底,遼寧朝陽光伏上網電量累計達到0.9745億千瓦時,光伏發電裝機達到61.2兆瓦,所發電量通過電網實現全部消納,共節約標準煤3.898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0.21萬噸。光伏上網電量和裝機容量均超過遼寧全省的50%以上。
今年3月初,水泉村在新農村建設時有20戶家庭安裝上了光伏,他們不僅用光伏來照明,還將光伏用在新建樓房的地面電取暖上,又省錢,又干凈。
在光伏農業領域,還有哪些發財渠道?
目前,光伏已經憑借自身不可撼動的優勢越來越滲透農民的生活,給農民帶來了很多的好處,但是仍然有很多農民不知道如何用此來發財,下面就讓筆者為大家介紹幾點吧。
1、家用光伏電站(可以拿到相應補貼,多余電量可以出售)
家用光伏電站一般在1KW-20KW,以5KW居多,居民將其安裝在自家屋頂上,太陽能電池板就可吸收陽光并將其轉換成源源不斷的電能供給家庭使用,多余的電量還可以并上電網出售。目前,家用光伏電站是受國家大力扶持的產品。安裝有補貼,售電有收益,是當下農村居民家庭投資理財的優選。
2、農業光伏大棚(拿國家補貼,把電賣給電網公司)
光伏農業大棚發電不占用地面,也不會改變土地使用性質,因此能夠節約土地資源。可在有效扭轉人口大量增加情況下耕地大量減少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光伏項目在原有農業耕地上建設,土地質量好,有利于開展現代農業項目,發展現代農業、配套農業有利于第二、三產業與第一產業的結合。而且可以直接提高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此外,利用棚頂發電可以滿足農業大棚的電力需求,如溫控、灌溉、照明補光等,還可以將電并網銷售給電網公司,拿國家補貼,實現增收。
3、光伏路燈(節能、環保、省費用)
即老百姓熟悉的太陽能路燈,在各地的美麗鄉村建設中,光伏路燈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可以說,光伏路燈是最適合農村的光伏產品之一,主要有如下四大優點:
①安裝便捷,省費用。安裝時,不用輔設復雜線路,只做一個水泥基座,做一個電池坑,用鍍鋅螺栓固定就可。不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消耗。
②安全。市電照明路燈可能存在著由于施工質量、材料老化、供電失常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安全隱患。而光伏路燈不使用交流電,采用的是蓄電池吸收太陽能,把低壓直流轉化為光能,不存在安全隱患。
③節能環保。光伏路燈是利用自然界的自然光源,減少了電能的消耗;無污染、無輻射,符合現代綠色環保觀念。
4、光伏供暖(免取暖費)
冬天室內取暖,對于北方居民來說也是一個難題。雖說有暖氣和空調,但花費不菲。太陽能供暖則不同,該系統主要由太陽能集熱器、儲熱系統、采暖系統、控制系統、輔助能源系統、管路系統及配件等部分組成。太陽能集熱器吸取太陽的熱量,加熱管道中的水,加熱后的水通過管道輸送至儲熱裝置,室內鋪設采暖盤管,利用循環水泵將儲熱裝置中熱水在盤管內進行循環,盤管輻射熱量,提高室內溫度。整個過程的供能全靠免費的太陽能,長期來看,節約成本并不小。
光伏農業是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在農業領域,光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目前國家對光伏農業也有一系列補貼政策,光伏產業前期投入大,據了解,光伏補貼未來8至10年不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