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金屬鈑金新聞
美的庫卡“翻版”來了 中國工業機器人海外并購有何前景?
星之球科技 來源:榮格2016-10-17
我要評論(0 )
美的庫卡收購案之后,又有中資企業向歐洲機器人廠商出手了。
美的庫卡收購案之后,又有中資企業向歐洲機器人(300024)廠商出手了。
近日,外媒報道,包括上海電氣(601727)在內的中資企業有意收購意大利著名汽車制造商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旗下的柯馬(COMAU)機器人業務。消息傳出后,國內媒體一致認為,美的庫卡收購案的“翻版”就要來了。
近年,中資企業頻繁向國外制造企業示好,其目的在于通過海外兼并獲得對方優秀技術,同時降低進入他國市場的難度。無論是美的收購庫卡還是上海電氣欲收購柯馬機器人,都存在這一動機。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不過在核心技術上,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仍舊落后于人。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壯大,需要效仿芯片產業發展路徑,對內整合,對外并購,以迅速擴大規模,提高技術。
在此背景下,業內預計,如美的庫卡一般的收購案將在未來變得頻繁起來。
工業機器人市場繁華背后,核心零部件受制于國外企業
近年,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老齡化趨勢下,勞動力人口短缺將成趨勢,兩大因素作用下,工廠用人困難,“機器換人”成為工廠新出路。
與此同時,國內智能制造戰略下,工業機器人也大有用武之地。
于是,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迅速打開。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2015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為6.7萬臺,同比增長18%。Trend Force集邦科技旗下研究品牌拓墣產業研究所(TRI)預計,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需求量將提升至9.5萬臺。
從6.7萬到9.5萬臺,這意味著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有望同比增長38%,市場呈現高速發展的態勢。
然而,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繁華背后,工業機器人產業受制于國外企業的問題不容忽視。
業界透露,中國機器人市場中,國產機器人僅占30%的市場份額,70%的市場被國外機器人公司壟斷,尤其是以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德國庫卡,日本安川組成的“四大家族”控制了我國約50%的機器人市場。
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和驅動等核心零部件方面,我國嚴重依賴進口,這造成本土機器人公司成本高企,盈利困難。
因此,本土工業機器人產業做大做強,需要發力核心技術,改變受制于人的現狀,加速海外布局是提高核心技術的一條“捷徑”,不過其前景如何呢?
本土企業“蛇吞象”,海外布局有機遇也有挑戰
主動參與海外并購,有利于本土企業迅速吸收國外企業先進技術,打破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同時提升本土機器人企業制造實力,成本降低,性能提升,這一切都有助于企業銷售機器人產品,最終獲得盈利。
不過,在業界看來,本土機器人企業海外并購也存在風險,主要是兩方面:
一是資金實力,本土機器人企業收購海外大公司,無異于一場“蛇吞象”的較量,這個環節中,資金將發揮重要作用,缺乏資金實力的企業難以出征海外。
二是并購完成之后,如何整合資源的問題。本土機器人企業大都聚焦在中低端機器人市場,拿下國外機器人企業后,如何整合高端機器人市場,管理經營好并購企業,都是本土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