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半導體/PCB
為什么中國半導體業的崛起如此艱辛
星之球科技 來源:新聞中心 EEPW2016-10-26
我要評論(0 )
中國半導體業連續出現爆炸性的新聞,行業領頭羊中芯國際連續公布大幅的投資計劃。
中國半導體業連續出現爆炸性的新聞,行業領頭羊中芯國際連續公布大幅的投資計劃,如上海的12英寸,14納米月產能70,000片生產線動工,投資達675億元,以及天津的8英寸生產線,月產能由45,000片擴大至150,000片,據認為將是全球單體最大的8英寸生產線等。
引起業界騷動的原因初探
全球半導體業己處于成熟階段,如增長緩慢,兼并加劇,以及”大者恒大”。除了三星,臺積電,英特爾,東芝,海力士等少數超級大廠仍繼續投資之外,更多的IDM芯片制造廠是執行“輕晶園廠策略”,”Fablite”,它們的作法是紛紛售出芯片生產線,或者減少產能。
中國半導體業是后進者,屬于”小字輩”,與全球先進地區比較差距是很大的,之前它們并不把中國放在眼里。而如今中芯國際的連續大動作,加上長江存儲及武漢新芯等投資240億美元要上馬存儲器生產線等,這一切可能在國內都未必達成共識,因此要讓國外的業界能夠理解它,幾乎是不可能的。近期見到的報道,大部分是表示懷疑與擔憂,一個首要的問題是關心中國的IP及人材在那里?,更可怕的是己經上升到它們的政府層面,集體的來抵制與圍剿中國半導體業的發展。
還有一個原因,站在它們的立場,對于提供國有資金來扶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它們認為不公平,部分企業得到了大量的補貼”。
引起它們反感的另一種邏輯是認為中國半導體業的崛起,會引起全球非市場化的價格戰,導致產業的混亂,而不能容忍。
以上各種的質疑,除了極少數帶有色眼鏡看中國之外,其中大部分是它們不了解中國半導體業處于一種特殊的地位,在現階段它不可能用完全市場經濟來解述,而是正在走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道路。
正因為如此,中國半導體業的發展也不可能復制別人己經成功的經驗,注定要立足于自身的努力來創出一條新路。
盡管現階段中國半導體業的發展是占有天時地利的優勢,所謂“天時“是指全球半導體業己趨成熟,增長緩慢,愿意繼續投資的廠家數量己經越來越少,而中國半導體業的發展與它們不同步,正處于新興產業的發展期。而地利是十分明顯的,全球最大的市場在中國,它們幾乎都要依賴中國而接近我們。
但是中國最緊缺的是人材。而人材問題需要通過加速培奍,引進,以及讓它們能留得下來等,而是一個不易在短時期內解決的問題,與產業大環境的改善息息相關。
半導體業的發展必須要全球化及市場化,現階段的中國尚在模索之中。由于全球業界幾乎都是站在完全市場經濟的思維來觀察,覺得中國半導體業的發展無序,擔心會打亂它們的”正常貿易規則”。另一方面是受”瓦圣納”條約的影響,它們從根本上不能接受中國半導體業的崛起事實。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