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中歐數字經濟對話論壇舉行,中歐雙方政府和數字經濟領域企業代表共同參與。大龍網董事長馮劍峰分享兩個觀點,第一個觀點就是在今天的跨境電商出口格局下,用互聯網+搭建全球新商業的聯合體;第二個觀點就是用數字經濟來促進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
大龍網董事長馮劍峰表示,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國家生產力提高,尋求利用互聯網手段,實現全球B2B,貿易的便利化創造一個可以服務于全球B2B的交易平臺,我想不光是我們國家,全球里面都已經進入了無數嘗試了,但是迄今為止,我們B2B里面的平臺,目前并沒有很深入的融合到這場貿易提議的商業環節里面,不像我們的B2C,我們很多交易,已經全部可以在線化,而B2B我們一直缺乏的東西就是B2B如何來提供交易雙方在對方國家本土化的這樣一些服務和保障體系,這一點是不能用從互聯網手段解決的,讓我們看今天這樣一個行業格局。
馮劍峰說:“一方面我們中國,我們的制造業水平,我們的商品,我們的品牌控制能力,我們的制造能力也越來越強,我們的產能也過剩。另外一方面,對全球來說,比如我們同事在捷克開中歐投資論壇,我們會發現,大量在歐洲有很多商業,這種商業由貿易商業,賣場的商業,大家的招商出了問題,他們招不到,好像合適的匹配的中國工業供應商去那邊對接他們的渠道,這是矛盾的。”
馮劍峰指出,一方面是過剩的中國產能,另外一方面非常遍布于全世界的成熟的渠道圈,如何利用互聯網的力量將兩種商業體聯合起來,這是我們跨境電商所面臨的,新的格局也是新的機會,我認為在跨境電商領域里面,我們的貿易方式,可能不是對實體經濟的革命和摧毀,而是用互聯網把中國制造商業實體和全球商業實體聯合起來,這就是我所展望的,在跨境電商里面,用互聯網+來推動、搭建新商業的聯合體,同時,如何在新生時代塑造全球的品牌取得在全球市場上,我們所應該擁有的定價前后話語權,過去很多時候,我們得到到終端大數據,我們廠家只是按照來單、訂單生產方式,來進行生產,這就是我們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的跨境供應鏈領域里面,最顯著,典型的方式。
同時他說:“如果在新的時代,我們的移動電子商務,我們的互聯網,已經早就可以把全球的商人,買家和賣家方便的聯合起來,在新的渠道里面,新的科技環境下,我們展望在未來,新興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B2B平臺,可以不斷解決全球本土化的問題,更重要是通過大數據的互聯,能夠反饋給中國制造業,幫助他們由過去接單模式,變成充分了解買家生產需求,在買家市場需求前提下,來做好它自己的產品生產和品牌的創新,同時,最后我展望,我們中歐在未來的商業貿易環境里面,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利用好數字經濟的科技形式,能夠更好的促進中歐雙方的實體取得一個互聯互通,互惠互利這樣的商業合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