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汽車制造

    廉價激光雷達是自動駕駛車商業化的關鍵

    星之球科技 來源:車云2016-12-19 我要評論(0 )   

    昨天谷歌將自動駕駛項目從Google X實驗室剝離,成立了子公司Waymo,要走向自動駕駛商業化之路。

    日前,谷歌將自動駕駛項目從Google X實驗室剝離,成立了子公司Waymo,要走向自動駕駛商業化之路。而對于谷歌來說,商業化中一大門檻就是激光雷達。目前,無論是在改裝的雷克薩斯自動駕駛車上,還是谷歌自己的豆莢車,其所使用的激光雷達成本高昂,并不具備量產條件。
     
    激光雷達讓自動駕駛汽車可以理解它周圍的世界,但也因為它的成本拉遠了自動駕駛汽車和普通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激光雷達傳感器目前是復雜而且昂貴的,但好消息是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它會變得更便宜,更穩定,也更常見。
     

    激光雷達掃描生成的圖像
     
    激光雷達是和雷達相似的一種傳感技術,通過激光脈沖來探測物體。盡管激光雷達比常規雷達的探測范圍要小(幾十米相對于幾百米),但它更短的波長保證了其精確率的大幅提升。激光雷達提供的可靠和高質量數據讓它成為大部分自動駕駛應用首選的傳感器選擇。實際上,很多專家認為激光傳感器是無人駕駛車輛的必需組件。
     
    “激光雷達是無人駕駛汽車的關鍵傳感器之一,它保證了車輛在大部分情況下的健壯及高精度定位的能力,” nuTonomy的首席執行官Karl Iagnemma這樣解釋道,nuTonomy是一家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一家創業公司,目前正在新加坡測試自動駕駛汽車。他同時指出,目前這一代的激光雷達傳感器的尺寸、復雜度和成本是任何依賴它們的技術商業化的巨大障礙。
     
    目前很多自動駕駛汽車都依賴于來自硅谷的Velodyne公司出產的HDL-64E,這款激光雷達傳感器可以每秒掃描它視野內的220萬個數據點,并能以厘米級別的精確度定位到120米以內的物體。但是它的重量超過13公斤,成本為80,000美元。今年,Velodyne發布了VLP-32A,這款傳感器以600克的重量提供了200米的掃描范圍。汽車量產級別成本為500美元的VLP-32A雖然比之前的型號便宜了兩個數量級,但它對目標是消費市場的無人駕駛汽車來說還是太貴了。
     

    Velodyne在今年CES上發布的新款32線激光雷達
     
    最近一部分學院和業內研究正專注于將激光雷達傳感器變得更小、更易安裝和更便宜。在2016 CES展上,來自美國加州森尼韋爾的Quanergy Systems公司展示了一個為無人駕駛汽車設計的激光雷達傳感器原型。它使用了光學相控陣技術來操縱激光脈沖,而不是通過常規的由反射鏡和透鏡組成的旋轉系統。Quanergy預計它的傳感器在量產階段的成本為250美元,并能在2017年初供應給汽車制造商。
     

    QQ瀏覽器截屏未命名

    Quanergy激光雷達路線圖,最終期望將成本降低到100美元
     
    與此同時,兩家創業公司正在研究成本100美元的車載激光雷達系統。他們都稱會在2018年發布產品。以色列的Innoviz公司,承諾其“高清晰度固態激光雷達”會有更高的精度和比現有市場中同類產品更大的視野范圍。荷蘭的Innoluce,使用了一種微電子機械反射鏡系統來掃碼和操縱激光光束,替代了原固態方案,其工程師宣稱這種方案會在范圍和精度上超越光學相控陣方案。
     
    激光雷達技術領域最近最令人激動的進展來自于MIT。由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DARPA)下的“電子-光子混雜集成”(Electronic-Photonic 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E-PHI)項目資助,MIT的研究者們成功利用硅光子將一個可運行的激光雷達系統集成到了一個0.5*6毫米的芯片上,該芯片可以裝配到商業級別的CMOS中。這個原型目前只能探測數米的范圍,但是MIT有著清晰的研發路線圖,目標是達到100米的探測范圍并將單個芯片的成本控制在10美元內。
     
    低成本、小尺寸的固態激光雷達系統的市場是巨大的。八月份Quanergy完成了一筆9000萬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15.9億美元。與此同時福特和中國搜索巨頭百度聯合投資了Velodyne 1.5億美元。這些投資的目標是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盡快制造出成本在100美元內的車載激光傳感器。
     
    現階段,很多企業在自動駕駛路線上,大多是從不包含激光雷達的低成本路線開始切入,不過激光雷達在L4和L5級別的自動駕駛中所能起到的意義同樣重大。
     
    盡管汽車行業目前扮演了低成本激光雷達最大的市場角色,但未來低成本、小尺寸的激光雷達傳感器會讓更多行業受益。集成在手機中,它可以讓手機擁有更好精度的手勢識別功能;集成在機器人的手指上,機器人可以更好的識別和操作物體;它還能提供數據讓無人飛行器得以躲避障礙,安全地完成包裹運送等任務。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汽車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