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器械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發展與趨勢

    星之球科技 來源:榮格2016-12-25 我要評論(0 )   

    一,中國醫療投資與并購趨勢一,中國醫療投資與并購趨勢全球醫療器械并購活動活躍,交易數量眾多,并存在很多新的合作形式。那么

    一,中國醫療投資與并購趨勢

    全球醫療器械并購活動活躍,交易數量眾多,并存在很多新的合作形式。那么,導致這些交易的原因是什么?具體有哪些交易形式?參與交易的企業有何特點?又有哪些值得學習的經驗?究竟存在怎樣的重要發展趨勢呢?
     
    全球醫療交易市場回顧
     
    過去幾年全球大額交易數量130個左右,成交規模在400億到500億美元,其中過去三年最大的10宗交易額合計達到100多億美元。從2010年以后,大型交易金額基本上穩定每宗10-15億美元。
     
     
    波士頓大中華區合伙人 /董事總經理羅英女士
     
    主要交易對象為醫療設備、醫療器材以及醫用耗材。高值耗材大概占到60%的交易數量。過去3年間,美敦力、賽默飛世爾等交易活躍。尤其是美敦力,在過去3年完成了12大宗、500億美元的交易,這也使得并購活動占到公司很高的業務比例。推動了全球醫療器械并購交易走向活躍主要有8大原因,包括全球整個市場增長放緩使企業需要需求新的增長點;越來越多的客戶,尤其是歐美企業想要提供一站式的產品服務;保險公司對醫院有更多議價能力,醫療器械公司也希望提高自己的議價能力;通過并購獲得先進的產品和技術;通過跨界并購,打破原來的疆界;取得規模優勢;取得財務、成本優勢;在國際市場獲得融資優勢,以及美國企業通過并購獲得稅收方面的優勢等。這也是所越來越多美國企業積極參與并購的原因之一。所有這些并購中,為了取得新產品、新技術的并購最為活躍。
     
    中國醫療并購市場的特點
     
    2013至2015年, 國際上大型交易比較穩定,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則增長迅速,其并購標數量從10多個增加到40多個(不包括交易金額特別小的案例),交易金額也有顯著增長。單項交易從2013年1800萬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5800萬美元,整個市場交易金額則從2013年的15億美元增至2015年的40億美元。
     
    交易最多的板塊是高值耗材和體外診斷IVD設備。醫療設備和低值耗材的交易金額分別為最高和最低。總體上,醫療設備、高值耗材和體外診斷(IVD)設備三類交易最為活躍。參與并購的主要是本行業的醫療器械公司、PE/VC,以及來自醫藥、醫療服務、房地產及工業等領域的跨界并購。特別是最近三年,PE/VC和跨界并購非常活躍。2013年大型跨界并購只有4宗左右,而2015年以后,跨界交易達到了14宗,且不同交易之間的金額差異很大。
     
    從估值來看,過去3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銷率為4.6倍左右,而歐美市場市銷率約2.3倍;中國醫療技術并購市場中的市盈率中位數為20倍左右,而歐美的中位數是13.6。造成中國醫療器械公司估值較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國企業增長率相對較高。很多中國企業銷售和利潤增長率可以達到20%甚至30%,相反,國外公司則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虧損。另外中國可以并購的對象較少,也導致并購價格較貴。
     
    跨界并購的細節
     
    過去3年間的15宗大并購,有5宗為跨界并購,其中以大制藥企業并購醫療器械企業最多,如中珠控股并購深圳一體醫療,紅日藥業購買北京超思電子等。
     
    按照交易性質,主要可分為外資企業收購中國企業(入境并購)、中國企業并購中國企業(本土并購),以及中國企業并購海外企業(出境并購)。過去幾年,入境并購并不是很多,主要是本土并購以及PE/VC的投資。因為大型外資企業基本上都已經在占據了中國很大的市場份額,并建有工廠,并購需求不大。另外還有一些企業在過去幾年已經進行了一些并購。預計未來還會有一些中小型外資企業并購中國企業。
     
    入境并購的挑戰
     
    入境并購的主要原因,第一,是想在原來高端市場的基礎上,拓展進入中低端市場,并購本地企業則可以加快這一進程;第二,是由于醫療行業有些政策傾向于本土企業,外企企業希望通過并購中國企業取得這樣的優惠。第三,則是美國企業通過并購,把利潤留在海外,以獲得稅收上的利益。如過去幾年史泰克、康輝及強生所進行的收購。
     
    外資企業并購中遇到的主要挑戰分為并購前、并購中,以及并購后。首先,交易之前很難取得交易公司的信息,因為很多私營企業的公開信息不夠準確。其次,交易中存在交易企業合規和生產質量問題,尤其是代理商的合規問題。最后,并購后存在怎么管理的問題,是完全整合到外資企業內,還是分開運營?是否保留其原有品牌?對外資公司的高端品牌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因此,對于外資企業而言,應盡量利用各種資源收集信息、進行盡職調查,了解企業的收入、合規和質量情況。沒有做好這些工作的外資企業,在后續管理中遇到了很多挑戰。在并購后怎么管理的問題上,外資企業越來越多地保留并購中國企業的獨立運營方式和產品,最大程度地保留收購公司的價值。
     
    出境并購的現狀
     
    中國企業到海外進行并購主要有三個目的。一是通過并購取得先進的產品和技術,如邁瑞通過2013對美國索納瑞超聲公司的并購,進入了中高端、甚至全線彩超市場。二是為了渠道,三諾生物并購尼普洛就是很好的例子。第三個原因則是因為國外的交易價值較低。2013年,微創以1.1倍市盈率收購了美國的Wright Medical。
     
    同樣,中國企業在海外并購也存在三類挑戰。第一,很多中國企業并購前并沒有清晰的戰略,很多時候只是因為有人推薦,覺得不錯就決定收購,對于怎樣與現有業務整合并無規劃。第二,不做盡職調查。由于中國企業對國內的情況很清楚,不需要做盡職調查。但在國外,這個方式不再適用。第三,交易后的管理問題多多。很多交易公司處于增長放緩甚至虧損的狀態,怎樣讓它不拖后腿、不失控,怎樣扭虧為盈,是中國企業并購中遇到的極大挑戰。
     
    因此,中國企業在進行并購時,首先要有清晰的并購戰略,充分了解行業、利潤、收入規模;第二,管理交易時,要制定非常清晰的盡職調查流程;第三,在并購完成前,就應對整合方式、管理策略,以及預定目標進行規劃。對于經常進行并購的公司,更是要在內部建立相應的得力團隊。
     
    本土并購的思考
     
    邁瑞通過收購上海長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拓展了在體外診斷市場的產品組合。樂普醫療對北京金衛捷的收購,則打通了心血管行業的價值鏈。跨界并購的原因則是由于建筑、房地產等行業利潤下滑,希望開拓新行業以保持企業長期健康增長,而近年來,大健康產業被普遍看好。
     
    本土企業的并購存在標的小,且產品可能處于中低端。同時估值跟西方國家相比較高。第三,因為全球醫療器械行業細分領域中多,很多企業集中于某個細分行業,收入少,很難短期內迅速擴展。因此,在并購前,應有清晰的戰略。同時,可以考慮海外尤其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并購對象,同時還要有更為專業的并購流程。
     
    PE/VC在對醫療企業進行投資時,由于醫療器械行業專業性比較強,產品涉及到政策法規、報銷限制等他們并不熟悉的知識經驗,需要多加了解學習,才可以給交易公司帶來價值。在交易估值過程中,PE/VC也可以在細分的、很小的市場尋找不錯的標的,如心臟瓣膜。同時還可以考慮那些注冊在海外,但主要運營在中國的企業,不僅估值較低,同時還可以享受中國市場增長的優勢。在投后管理上,應建立更強的管理團隊,幫助企業更上一層臺階。另外, PE/VC 也可以沿著某個價值鏈收購多個公司,并將它們聯系在一起,創造更多的價值。
     
    二,中國醫療市場的現場及發展
     
    中國醫療服務市場可以分成城市和農村市場。城市分成省級、市級醫院、地區級醫院、一級醫院及社區衛生醫療服務中心,農村有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省級的以及更大的一級市場主要由強生,美敦力等占主導地位。地區醫院及下面的醫院更多活躍著的是國內廠商,他們有比較好的渠道和品牌經營。
     
    各級醫療市場發展的現狀及趨勢
     
    目前,一方面外資公司會更多爭取地區及縣級市場;而另一方面,也有更多內資公司隨著能力的上升,也在往一級市場發展。
     
     
     
    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有限公司咨詢總監毛化
     
    如果把中國市場分成三個層級,全國性和省級醫院在內的代表中國醫療市場等級最高的市場,其增長速度已開始放緩,復合年均增速從2009-2013年的19.7%降至2014-2015年的15.6%;地區及縣級市場增長最快復合年均增長2009-2013 年間為19.9%,201-2015年的18.5%,并且在未來會有更多機遇;而鄉村醫療市場未來發展則分別為13.4%,15.9%。國家在整個醫療領域進行了大力投資,2014年達3.6229萬億人民幣。雖然整體市場規模偏小,但中國醫療市場正在以每年14.1%的增速不斷發展,相當于每年向這個市場投入5000億人民幣。與國外相比,雖然個人支出較少,人但均增速在13%左右,整體和人均支出水平未來都會有很好的增長。
     
    影響中國醫療服務市場的因素
     
    中國老齡化始于1990年代,2014年,中國有1.27億老人,占人口的10%左右,2025年,將達3億多。老齡康復器械、骨科關節、支架等醫療器械以及IVD的使用都會增加。腫瘤、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都有增加的趨勢,尤其是高血壓,腫瘤等慢性病的增加,增加了對檢測設備、治療等的需求。2014年,影像設備、IVD和高端醫療器械和植入性器械是中國醫療器械主要的三塊市場,分別占到21.7%、18.5%和14.3%。低端醫用耗材則占12.6% 。
     
    老齡化、慢性病增加以及整個國家投入增加、持續的技術創新、政策支持等因素,是推動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因,從而導致中國包括門診、住院在內的醫療服務市場的相應增加,2014年已經達到80多億元人民幣,未來還會保持8%的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104億,從而促進對整個醫療體系、設備及耗材需求的增長。
     
    醫院對低端醫用耗材的選擇標準
     
    據統計,醫院在對醫用耗材的選擇上,主要考慮因素包括品牌、供應商、價格以及服務等,其中品牌與價格是兩項重要的因素。綜合來看,價格占到29.8%的權重,而品牌占26.8%。
     
    低端醫用耗材市場份額
     
    與醫療設備市場不同,醫院對內資低端醫用耗材產品情有獨鐘,其市場份二,中國醫療市場的現場及發展額對跨國生產商占據了極大的優勢,綜合評估內資生產商的市場份額達到67.8%,超過三分之二。
     
    中國醫療市場的增長預期
     
    現在,全國范圍內在農村的投入上增長2%,584億,第二排名,占均5.6%的 GDP, 略高于印度。為什么我國在醫療設備方面會增長?因為2012年時,藥品收入占公立醫院的41.3%,到2017年藥品占30%,這對醫療服務、檢測及設備行業都是利好。
     
    2010年至2014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復合年均增長6.8%,達4087億美元,未來幾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5.4%,其中心腦血管、骨科、眼科、外科設備會占很大的比例。
     
    隨著老齡化、人口增長,對檢測設備、高值耗材等需求的增加,以及從2014 年開始,國家不斷發布新的政策以促進市場發展,加上對研發加大投入等,自主創新產品越來越多,骨科、脊柱、關節等產品實現了進口替代,價格競爭壓力的提高,中國醫療企業會有很多機會。

    轉載請注明出處。

    醫療器械市場發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