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汽車制造
無人駕駛汽車之激光雷達——不斷被認知的關鍵技術
來源:車云網2016-12-26
我要評論(0 )
8月13日車云網報道,百度已與知名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達成戰略投資意向,但目前尚無確切的投資額度與占股比例。未來兩家公司將在自動駕駛領域展開多項深入合作。Velody...
事件
8月13日車云網報道,百度已與知名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達成戰略投資意向,但目前尚無確切的投資額度與占股比例。未來兩家公司將在自動駕駛領域展開多項深入合作。Velodyne公司是世界領先的3D激光雷達生產商,其激光雷達被業界廣泛認可,并為百度、谷歌、福特等提供無人駕駛汽車用3D激光雷達。
核心觀點:
業界對于激光雷達在無人駕駛領域核心地位的認知不斷深入。
激光雷達從最初不被人了解,到如今成為業界研發無人駕駛汽車的“標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產品被巨頭認可,以谷歌、百度為代表的企業,在研發過程中采取高起點、高配置,以期實現感知系統的可靠性,為激光雷達提供了信任背書;二是特斯拉自動駕駛事故催化,使得人們認識到自動駕駛兩條研發路線的差異,促使更多企業思考多傳感器融合的必要性,如今包括福特、通用、沃爾沃等在內的絕大部分車企研究的無人駕駛汽車都配備了激光雷達;三是成本下降預期強烈,Velodyne曾公開承諾,如果明年拿到一百萬訂單,64線激光雷達就可以給到500美金的單價。從Velodyne的表態來看,激光雷達已經具備低成本銷售的條件,只是生產規模限制了售價的降低。未來隨著市場的逐步清晰,激光雷達需求量上升,其成本對于商業應用的障礙將逐步消除。
致力于激光雷達的研發和商業化,國內外企業動作頻頻。
隨著激光雷達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國內外企業在該領域進行著不間斷的努力。龍頭企業方面,Velodyne曾推出專為無人駕駛設計的激光雷達Ultra Puck VLP-32A,擁有200米的探測距離和32線激光束;8月初,汽車零部件供應巨頭采埃孚收購Ibeo 40%股權,將共同研發激光雷達。國外初創公司則紛紛瞄準低成本激光雷達市場,Quannergy曾推出成本200美元的8線固態激光雷達;以色列Innoviz初創公司獲900萬美元融資,用于固態激光雷達的研發;MIT研究團隊與DARPA研發出微型激光雷達。而國內公司的激光雷達產品則初步成型,產品主要以低維度激光雷達為主。
投資建議
激光雷達是實現無人駕駛的重要感知傳感器,隨著業界對于其重要性的認知不斷深入,未來將會有更多資本、人力等資源投入激光雷達領域的研發,形成產品功能的提升以及成本的下降。就機械行業而言,我們建議繼續關注在激光雷達領域具有良好技術基礎的企業如巨星科技等的產品發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