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2017年的光伏市場哪里好?

    星之球科技 來源:智匯光伏2017-01-13 我要評論(0 )   

    今天一個朋友跟我說,大家對2017年以后的光伏市場沒信心,行業好多銷售都轉行了。
    天!再強調一遍,2017年國內至少有25GW的新增裝機!這還不算好啥算好?
     
    另外,中國的光伏技術領先全球,我們可以把目光放長遠一些,看看國外,國外市場也很大呀!
     
    1、印度——未來或將成為趕超中國的新增市場
     
    印度要在2022年建立100GW的太陽能發電(中國2020年的規劃目標為105GW)和60GW的風力發電,總投資額約2500億美元。為此,印度向世界銀行申請并獲得10億美元貸款用于發展太陽能。
     
    截至2016年3月底,印度全國電力裝機達到302.088 GW,具體分布如下。
     
     
    截至2016年12月,印度太陽能新增裝機量為4GW,累計裝機量達到9GW。目前,印度正在開發中的太陽能發電項目有14.2GW,6.3GW項目正在招標中。
     
    預計2017年印度的太陽能裝機增速達到90%,新增裝機量約為8.8GW,其中屋頂分布式項目將新增1.1GW。2017年底,累計量裝機量達到18GW。
     
    2018~2022年的5年間,印度居然要增長82GW!如果真如此,那未來印度的年新增裝機將趕上中國!
     
    2、美國——光伏LCOE下降帶來裝機量大增
     
    自2009年以來,美國風電、光伏成本的下降趨勢。其中:
     
    美國陸上風電的LCOE下降了66%,目前的成本區間為3.2-6.2美分/ kWh(相當于人民幣0.22-0.43元/ kWh)。
     
    大型地面光伏的LCOE下降了85%,目前的成本區間為4.9-6.1美分/ kWh(相當于人民幣0.34-0.42元/ kWh);
     
    居民及商業機構屋頂光伏的成本區間為8.8-19.3美分/ kWh(相當于人民幣0.61-1.33元/ kWh)。
     
    美國2016Q3光伏裝機達到4.143GW(其中加利福尼亞裝機超過1GW),同比增幅高達191%。2016年Q1~Q3,光伏裝機占全美新增電力裝機的39%,僅次于天然氣裝機增量。
     
    預計2016年美國全年光伏裝機可達14.1GW,同比增長88%,其中70%是大型地面光伏電站。
     
    3、韓國——約12億美元投資太陽能
     
    根據韓國政府規劃,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全國電力總量比例將達到11%。同時,政府鼓勵公共能源企業和私營企業大力投資可再生能源,以實現全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和減排目標。
     
    2017年1月3日,韓國六大電力企業聯合韓國電力工社KEPC日前宣布,將在2017~2018年投資30.6億美元發展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新技術的開發,從而加強韓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重要地位,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據介紹,這筆投資的38.6%將用于太陽能發電,35%用于風力發電,17.9%用于燃料電池。
     
    4、歐洲——裝機量下滑
     
    2016年1~9月,歐洲光伏系統裝機容量為5.3GW,比2015年同期的6.5GW下降約18%。預計2016年歐洲的總裝機量將在7.1GW左右,將比2015年8.6GW減少17%。其中:
     
    英國大型光伏電站的補貼在2016年3月份結束,小型項目的上網電價也被削減,光伏需求量下降。這可能是歐洲市場下降的主要原因。
     
    2016年德國電力總裝機容量達194.53GW,其中太陽能40.41GW。與2015年相比,太陽能裝機凈增1.08GW。從裝機比例上看,2016年底煤電占總裝機25.3%,風電占25.1%,太陽能占20.7%,天然氣占14.6%。從發電量來看,2016年燃煤電廠發電量達到236.32TWh,占總發電量比例43.4%,風電占比14.3%,太陽能僅占6.5%。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光伏市場發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