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日本彩電廠商的陸續掉隊,過去中日韓的世界彩電競爭格局步入中韓對抗的新階段。以三星、LG為代表的韓系彩電品牌,和以長虹、海信、TCL為代表的國產彩電品牌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競爭。而在整個液晶電視產業鏈條中,三星擁有面板、芯片等優勢,LG掌控著OLED核心技術,在高端品類中國產品牌較為弱勢。
不過,伴隨激光顯示技術的興起,以長虹、海信等為代表的國產品牌迎來了在高端大屏領域的“彎道超車”機會。其中,長虹去年年底發布的CHiQ激光影院更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有力夯實國產品牌在激光顯示領域的領先地位。
產業扶持 國產品牌掌控激光顯示“話語權”
區別于其他顯示技術,激光顯示技術具有高亮度、長壽命、廣色域、低功耗等技術優勢,可以實現超大尺寸顯示,同時激光具有相干性和數字特性,能夠實現全息三維空間成像,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激光顯示屬于反射顯示技術,反射光自然柔和,也是最健康的顯示方式。
鑒于激光顯示的諸多優勢,其產業發展受到我國科技部的高度重視,在科技部《新型顯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中明確定義了激光顯示產業戰略地位,大力發展激光顯示和3D顯示為代表的下一代顯示技術。而在2016年國務院下發的《“十三五”規劃》中,激光顯示被列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型顯示項目的首位,繼續扶持激光顯示產業,加速激光顯示的產業化進程。
在我國彩電行業,大力發展激光顯示得到國內彩電廠商的積極響應。據悉,長虹是國內最早自主研發投影產品的家電企業之一,擁有尖端的研發設備和一流的研發團隊,在激光顯示領域超過數十年的技術積累,現已成為國內一流的激光顯示產品研發、制造企業。目前,長虹已完全自主掌握激光光機、光學屏幕、激光主機的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能力,可保證產品品質。此外,長虹擁有精耕多年的自主銷售渠道,可實現線下、線上、系統集成、教育等全方位銷售,以促進激光顯示產品規模上量。
而在激光顯示技術的研究和創新中,國產品牌已掌握核心技術。以長虹推出的CHiQ激光影院為例,擁有全球首創超高效遠心激光光機和柔性菲涅爾光學屏幕,內置電動調焦功能,輕松實現80-150英寸超短距精準對焦,達到120%NTSC超廣色域,搭配5.1聲道影院音響,三維立體環繞,可帶給用戶尊貴私享影院體驗。
“毫無疑問,我國激光顯示技術及產業化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在高端大屏領域,國產品牌有望甩開三星和LG。”行業觀察家表示。
大屏娛樂需求增長明顯 激光顯示率先搶占“風口”
業界之所以普遍看好激光顯示技術和激光影院產品的未來前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屏娛樂時代的到來”。
奧維云網的統計數據顯示,從尺寸上來看,2016年彩電市場的明星尺寸為55英寸,市場份額為23.9%,較去年增長8.4%,成為2016年彩電市場增幅最大的尺寸,同時也成為電視大屏的分界線。2016年55+電視的市場份額為31.8%,較去年增長10.4%。據奧維云網預測,2017年55+電視的市場份額將達39%。
“從電視產業發展歷程來看,尺寸越大越好,激光影院將有助于讓年輕消費者重返客廳。”長虹激光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宇表示。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電視開機率在下降,年輕消費者已經習慣通過移動端查閱資訊,觀看綜藝節目。但同時,年輕人卻熱衷去影院看大片,去專業游戲廳玩大屏游戲。“激光影院正好可以滿足用戶對大屏娛樂的新需求。”陳宇分析指出,在85尺寸以上尺寸高端大屏中,激光顯示優勢和綜合性價比更高,且已經可以實現量產。
無獨有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激光投影廠商開始轉戰家用市場,激光電視、激光影院產品更加豐富。“顯然,在激光影院家用市場的普及推廣過程中,長虹、海信等傳統彩電品牌更具優勢,包括品牌影響力、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能力。”業內人士指出,隨著2017年長虹、海信等彩電廠商發力激光影院,激光顯示或將步入爆發年。
電視消費的大屏化、智能化、高端化趨勢日益明顯。可以預見,2017年彩電市場產業轉型、技術迭代、邁向高端消費市場的步伐將不斷加快,而擁有自主技術、引領產業升級并持續提升用戶產品體驗的長虹激光影院產品,將贏得更大市場份額,搶得市場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