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軍工航天新聞

    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2025年左右建成航天強國

    來源:人民網2017-02-17 我要評論(0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1956年10月8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誕生。經過60年發展,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
    1956年10月8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誕生。經過60年發展,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航天大國,并正在向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闊步前行。在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年紀念日前夕,人民網記者專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

    航天科技集團是中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主要承擔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載人航天器、深空探測器、戰略戰術導彈武器以及各類應用衛星的研制、生產、發射和運營服務。

    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

    人民網科技:雷總您好,習總書記在航天日的時候提出,我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積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您是如何理解航天精神的?

    雷凡培:中國航天有三大精神。包括“兩彈一星”精神、航天傳統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刻苦攻關、勇攀高峰。簡單來說,就是廣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道路。這“三大精神”概括了60年來我們航天事業發展所創造的航天精神。

    人民網科技:和國際上的航天強國相比,中國航天當前處在一個什么樣的水平?

    雷凡培:中國航天60年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一個甲子。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已經建成了種類齊全、體系配套完整的航天工業體系:運載火箭有17個型號,衛星覆蓋了通信、導航、海洋、氣象、遙感等種類。從成果和產品的技術水平來說,我們已經進入到航天大國的行列,但還不算航天強國。所以,我們想再用一段時間,到2025年的時候,能夠實現航天強國目標。

    人民網科技:今年下半年即將發射的長征五號對中國建設航天強國有著怎樣的意義?

    雷凡培:今年11月初即將發射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進入航天強國的重要標志之一。它的運載能力將在我們現有基礎上大幅提升,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它也是承載我國后續重大專項如嫦娥五號、空間站的核心艙發射和火星探測任務的火箭。所以,長征五號對我國完成后續重大專項意義重大,也為中國火箭的運載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奠定基礎。長征五號發射成功以后,我國火箭的運載能力將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達到國際先進主流水平。

     

    人民網科技:談到航天強國,成為航天強國的標準到底是什么?我們如何才能成為強國?

    雷凡培:我們通過對比研究,提出了技術指標100項,經濟指標27項,作為參考標準。我們進行對標,現在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指標能達到國際一流先進水平。我們認為,再增加三分之一,超過60%以上就是達到真正的航天強國了。

    另外,像我們現在正在實施的載人工程、月球探測、火星探測、北斗導航、新一代運載火箭等,都是能夠牽引這些指標的。比如我剛才說的,長征五號是我們進入航天強國的一個重要標志。也就是說,長征五號發射成功后,從運載能力上來看,我們國家已經是航天強國,近地軌道和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這兩個指標就達到航天強國標準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

    航天科技集團載人工程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