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軌道交通新聞

    臺灣機器人產業搶占高臺的關鍵是什么?

    星之球科技 來源:今日新聞網2017-03-16 我要評論(0 )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觀察,2016至2021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可望成長16.4%,臺灣機器人產業若想搶進這塊市場,最大的挑戰,會是“減速機”、“伺服馬達”...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觀察,2016至2021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可望成長16.4%,臺灣機器人產業若想搶進這塊市場,最大的挑戰,會是“減速機”、“伺服馬達”、“控制器”等3大關鍵零組件的技術突破。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李亦晴表示,全球人口逐步走向高齡化,勞動成本勢必提高,工廠將從自動化轉型為“智動化”,這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讓工業機器人需求看漲、商機可期。    MIC數據顯示,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穩定成長,2002到2015年間,平均每年成長15.3%,預估2017年全球出貨量達34萬臺,2018年估約40萬臺,2021年上看63萬臺,估計2016至2021年,年復合成長率為16.4%。    

    根據MIC研究,全球有75%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集中在美國、德國、中國大陸、韓國及日本等5大國,臺灣地區則位居第6,顯見亞洲已成工業機器人銷售重鎮。  

    臺灣生產的工業機器人,以外銷為主要導向,據MIC統計,在臺灣外銷市場中,大陸就占了58%,其次為德國及以色列(8%),香港和新加坡各占7%,韓國、日本分占3%。    李亦晴強調,如何搶進工業機器人75%的主要市場,并開拓其余25%潛在市場,是臺灣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致勝關鍵。    李亦晴認為,未來臺灣機器人產業最大的挑戰,是“減速機”、“伺服馬達”、“控制器”等3大關鍵零組件的技術突破,主因在于,即便能夠整合機器人,做到整機出貨,只要進口關鍵零組件成本居高不下,就會影響產品的價格競爭力。    李亦晴建議,臺灣機器人產業,應在制造整機過程中,累積更多經驗,并針對制程需求,持續開發機器人整體解決方案。

    轉載請注明出處。

    臺灣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