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半導體/PCB
利潤率提升一倍,臺灣半導體過去十年都經歷了啥?
星之球科技 來源:經濟日報2017-04-12
我要評論(0 )
臺灣經濟部公布產業統計,半導體產業整體營收10年來成長6成,利潤率更提升了一倍以上。
臺灣經濟部公布產業統計,半導體產業整體營收10年來成長6成,利潤率更提升了一倍以上。 經濟部表示,主因是臺集成電路產業具有有高端先進制程的國際競爭優勢。 十年來半導體員工人數則也從17.3萬人增加為24.7萬人,其中近半數集中在科學園區。
統計指出,2005年半導體營收為1兆2458億元新臺幣,2015年為2兆721億元;成長率66.33%;利潤率從10.6%成長至21.3%。
經濟部表示,臺灣半導體以晶圓、光罩、內存等集成電路業為大宗,其2015年營收1兆5399億元,占半導體產業74.3%,封裝測試業營收4386億元,占21.2%,分離式組件業營收僅936億元,占4.5%。
10年來半導體家數從443家減少為440家,變動不大,員工人數則從17.3萬人增加為24.7萬人。 半導體聚落多數集中在北部,有335家與14.4萬人;中部35家、4.1萬人;南部產業聚落漲幅最大,從54家增加為70家,人數從3.9萬人增加至6.3萬人。
半導體產業之員工人數以北部地區占58.3%最多,中部地區占16.6%,南部地區占25.5%。 由于科學園區之半導體工廠規模較大,其雇用員工較多,致半導體產業之員工將近半數,占47%在科學園區。
研發經費也幾乎是10年前的3倍,2005年為627億元,2015年為1746億元,主要即研發重鎮集中在北部,占1236億元,其中竹科占1070億元。
經濟部指出,因智能手持移動裝置熱銷、筆記本電腦之升級潮、相關處理器、芯片市場需求活絡,加上物聯網、云端產品等新興應用崛起,10年來半導體產業營收平均年增5.2%,高于全體制造業工廠2.5%,為推升臺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