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激光新聞

    3D打印技術在醫療領域大顯身手 真實案例

    星之球科技 來源:搜狐2017-05-14 我要評論(0 )   

    這打印技術稱為3D立體打印技術。近年來,3D打印技術在各個領域迅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醫療界也開始廣泛運用。


            3D打印技術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它與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機內裝有液體或粉末等“打印材料”,與電腦連接后,通過電腦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這打印技術稱為3D立體打印技術。近年來,3D打印技術在各個領域迅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醫療界也開始廣泛運用。近日,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骨科分部脊柱外科借助3D打印技術,精確完成一例高風險枕頸部嚴重畸形手術。
      李大叔今年53歲,從一出生他的頸椎就是畸形的。這半個世紀以來,他的頸椎畸形是越來越嚴重,不僅影響形象,生活中也是處處受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曾四處求醫,可是效果一直不理想。今年年初,更是出現了手腳麻木無力的情況,連生活都難以自理。在臺州醫院經過一系列的診斷后,李大叔被確診患的是營養不良性神經纖維瘤病。
      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骨科分部執行院長骨科主任洪正華:“原本應該是頸1貼在頸2的前方的,現在頸1突然跑到后方去了,把脊髓嚴重壓迫,導致他左側手腳都沒有力氣。”
      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脊髓的壓迫會越來越重,最后危及到生命。目前只有進行及時的手術復位脊髓減壓手術,才能阻止脫位進展。方案是定下了,但卻碰到了一些問題。
      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骨科分部執行院長骨科主任洪正華:“頸椎有7節,排列成一條弧度線,這個病人有一個嚴重的后突畸形,再加上很多骨結構的缺損,沒有的發育,當時看到這樣的病人之后,就無法下手,常規的頸1.2手術我們做的很多,相對來說風險不大的,但這個病人我們無從下手。”
      為了能夠更清楚、直觀地了解李大叔的脊椎彎曲情況,制定詳盡的手術方案,洪正華決定利用3D打印技術輔助手術。3D打印是術前的一個“助手”,能夠幫助醫生精準定位手術區域。
      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骨科分部執行院長骨科主任洪正華:“通過CT做起來,放到3D打印起來,按1比1打印,就把骨頭結構打的一模一樣,我們可以在上面先做一個模擬手術,我們常規的能夠打釘的地方怎么打,這個病人右邊全部缺損,根本沒有打釘的機會。”
      洪正華通過在3D標本上預手術,終于在頸2的椎弓根及椎板部位找到了一絲置釘的機會。
      臺州恩澤 醫療 中心骨科分部執行院長骨科主任洪正華:“我們在左側,全部打在這里,好不容易找了兩個點能夠提供螺釘能夠打牢的地方,做了復位。”
      手術的進程都在3D模型的指導下進行,每一個動作都極力精確。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奮戰,手術順利完成。
      臺州恩澤醫療中心骨科分部執行院長骨科主任洪正華:“手術之后,他左邊的肢體的力量明顯就恢復起來了,下次應該可以走著回來復查了。”
      精準醫療 是新型醫學概念和醫療模式,其本質是通過醫學前沿技術,精確尋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療靶點,提高疾病診治和預防的效益。近年來,隨著3D打印技術的應用,能直接準確找到每個病人的畸形“靶點”,“有的放矢”,使做起手術來更得心應手。

    轉載請注明出處。

    3D打印骨科治療激光技術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