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船舶制造

    韓媒:切膚之痛,中國拿下韓國期盼已久的百億造船訂單

    星之球科技 來源:MM現代制造2017-08-22 我要評論(0 )   

    不負眾望,中國拿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造船訂單!8月20日,據造船海運媒體Trade Winds報道,法國達飛海運集團最近與中國兩家

    不負眾望,中國拿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造船訂單!
     
    8月20日,據造船海運媒體Trade Winds報道,法國達飛海運集團最近與中國兩家造船公司簽署了建造意向書,訂單包括9艘2.2萬TEU級超大型集裝箱船,每艘造價最高可達1.6億美元(人民幣約10億元),總訂單額達到了約96億元人民幣。

    QQ截圖20170823092020

     
    在此之前韓國現代重工業公司曾自信表示一定能拿到,結果卻令其大失所望,韓國造船行業普遍感到了“切膚之痛”。
     
    中國搶走韓國期盼已久的大訂單
     
    本次的訂單大戰圍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集裝箱船訂單展開,因此備受關注。
     
    據海外網消息,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集裝箱船訂單是三星重工業公司2017年5月建造的2.1413萬TEU級集裝箱船。
     
    韓國現代重工業公司、三星重工業公司和大宇造船海洋公司等韓國三大造船公司集體參與了這場訂單競爭,韓國業界也曾一度預測現代重工業公司有望拿下訂單。
     
    韓國現代重工業公司船舶營業本部的余容華常務甚至曾在8月1日舉行的業績介紹會上自信地表示,“我公司以往(2015年)曾單獨與法國海運公司談判,拿下大型集裝箱船訂單,雙方之間保持著良好關系,相信這次一定可以拿到訂單”。
     
    但結果卻打破了韓國公司的預期。
     
    對此,韓國中央日報21日刊文稱,韓國造船業期待已久的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落入了中國手中。稱造船與海運行業的景氣好不容易有所恢復,面對難得一見的超大型船只建造訂單,卻被中國搶走了生意,韓國造船行業普遍感到了“切膚之痛”。
     

     

    QQ截圖20170823092318

     
     
    據報道,這些船只屬于雙燃料系統的高附加價值船只。其中的五艘由中國國營企業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旗下的滬東中華造船公司負責建造,另外四艘由同屬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的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建造。
     
    中國造船公司競爭力強大
     
    滬東中華造船公司和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大家聽起來可能比較陌生,但是它們建造的項目卻是名揚海外的。
     
    小編查閱滬東中華造船公司官網發現,著名的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大廈、上海證券大廈、上海香港新世界大廈等都是由它建造的;而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則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此前,達飛海運集團就在其訂造了當時最大的1.8萬TEU集裝箱船,并已于2015年接收了新船。

     QQ截圖20170823092956

     
    所以無論從資質還是競爭力來說,中國的造船公司都是相當不錯的。
     
    據海外網消息,對此,韓國大型造船公司的相關人士說,難得一見的大規模訂單被中國奪走,雖然令人遺憾,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造船產業已經在技術上追上韓國。韓國產業研究院預測,韓國造船產業的競爭力最多再有2至3年,就會被中國企業趕超。
     
    韓國造船業態勢大不如前
     
    曾一度強大的韓國造船業正經歷著曠日持久的蕭條,特別是韓國三大造船巨頭之一的大宇造船,更是危機重重。據面包財經消息,2016年10月大宇造船宣布,以約合1.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位于首爾市中心的總部大樓,并簽署了長期租賃合同重新回租這棟大樓。
     
    不只是大宇造船,其他韓國船企處境也很艱難。據報道,從2017年1月初開始,韓國另一家船企巨頭——現代重工旗下的群山造船廠的650名員工將開始“自愿離職”。
     
    據韓國海洋工程及造船協會數據:在2015年韓國造船業已裁員超過2萬人的背景下,2016年上半年,韓國造船業再次裁員近兩萬人;
     
    據韓國勞動研究院估計,到2016年底,韓國船企裁員人數可能將高達4萬人。留下的員工也不樂觀,諸多船企正通過降薪等方式削減企業成本;
     
    據觀察者網報道,《奮斗在韓國》曾有消息稱,韓國造船業危機不斷,受訂單驟減與大規模產業結構調整影響,2017年下半年造船業將同比減少3.3萬個工作崗位。
     
    根據英國市場研究機構克拉克森發布的數據,2017年上半年中國造船公司共拿到了290萬修正總噸(CGT)的造船訂單,高于韓國的283萬CGT,排名第一。拿到這次大規模訂單后,中國與韓國的訂單總量將進一步拉開差距。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造船工業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