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半導體/PCB

    此人突然回國,美日慌了!帶回的東西,讓中國不再受制于人!

    星之球科技 來源:機械加工在線2017-09-18 我要評論(0 )   

    北京時間9月2日,華為中國芯麒麟970發布。就是這個中國芯讓高通開始顫抖,讓蘋果也不能平靜的喘息?這到底是一顆怎樣的芯片?

    北京時間9月2日,華為“中國芯”麒麟970發布。就是這個中國芯讓高通開始顫抖,讓蘋果也不能平靜的喘息?
     
    這到底是一顆怎樣的芯片?
     
    麒麟970
     
    華為在100平方毫米,指甲蓋大小的芯片里,安裝了55億顆晶體管。而蘋果最強的也只有33億顆,高通31億顆!
     
    還搭載了全球首款準5G基帶,支持LTE Cat.18。你沒有看錯,當高通還在Cat.16猶豫不決時,華為已經在18實現了量產。
     

     

     
    核心參數
     
    沒錯,這款芯片無論是參數,還是工藝都已超越了世界上任何一款手機芯片,但你無法想象,它是中國的自主研發!
     
    當華為余承東,拿著這顆“中國芯”,穩步走上德國IFA2017世界級舞臺,全場尖叫時;
     
    當全世界的媒體,頭版頭條都在刷爆著“華為!華為!華為!”,中國國內一片沸騰時!
     
    自豪的同時,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是他,讓中國半導體技術彎道超車,趕超美日!
     
    是他,讓“中國芯”實現中國制造,突破外企獨霸!
     
    他是誰?
     
    他曾在美國硅谷從事半導體行業20多年,個人擁有60多項專利,曾被美國譽為“硅谷最有成就的華人之一”。
     
    他就是尹志堯!
     
     
     
    他為什么要回國?
     
    在他沒回國前,中國的芯片行業曾流傳這樣一句話,除了水和空氣以外,其它全是從國外進口的。
     
    華為當時雖然能夠設計出頂級的“麒麟芯片”,但并不能生產,只能找臺灣的臺積電代工生產。但按臺灣方面的要求,臺積電大陸工廠的技術必須落后臺灣三代。
     
      
     
    他說:在國外做得再好,也是給外國人做嫁衣,學成只為他日歸來,報效祖國,讓中國芯片在國際上取得一席之地!
     
    在沒回中國前,尹志堯一直在美國硅谷從事半導體行業,在世界最大的百億美元的半導體設備企業——美國應用材料公司擔任總公司副總裁,曾被譽為“硅谷最有成就的華人之一”,參與了美國幾代等離子體刻蝕機的研發,在半導體行業20多年,擁有60多項技術專利。
     
    然而在2004年,60歲的尹志堯毅然放棄了美國的百萬美元的年薪,沖破美國政府的層層審查,所有的工藝配方、設計圖紙都被美國沒收。帶領著三十多人的團隊回到中國。只因一句,學成只為他日歸來,報效祖國!勢必要為中國半導體事業做出貢獻!
     
    臨行前,美國把他所有的工藝配方、設計圖紙都沒收了,60歲的他,頂個腦袋回來,創辦了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
     
    他回國后做了些什么?
     
    剛回來時,公司一窮二白,一切從零開始。有一次外出打車時,出租車司機說他只有38歲,他說太好了,以后自己就是38歲的人,他和他的團隊一直保持著年輕人的活力,一天工作超過16個小時,只為了能盡快做成世界第一。
     
    經過幾年臥薪嘗膽,不鳴則已,一鳴必驚人!
     
    當所有的巨頭還在為10nm,7nm技術大肆進軍的時候,中國中微正式宣布掌握5 nm技術。措手不及,難以置信!萬萬沒想到,一直在這一領域沒有任何話語權的中國內地半導體企業能夠彎道超車!走在半導體技術的前沿,要知道中國90%的芯片都需要靠進口,怎么可能?就如同當初沒人相信中國高鐵技術能自主研發并成為世界第一那樣!
     
    但他們殊不知早在五年前,中國中微就已經開始臥薪嘗膽,中微CEO尹志堯更是說道,要做就做世界第一,做中國第一也會讓別人替代!
     
     
     
    在我看來,中微能做到一點不奇怪。中微就像一個隱形的巨人一般一直潛伏著,而尹志堯更是點燃星火的人。

     

    5納米技術什么概念,讓世界如此震驚?
     
    打個比方,在高倍的電子掃描鏡下,將芯片放大一萬倍,它的結構就像是密密麻麻的立交橋和高速公路,而這些高速公路,只有頭發絲的萬分之一那么寬。他的科技就是在指甲蓋大小的芯片上建這些“立交橋和高速公路”。
     
    目前,西方巨頭還在研究10納米,7納米技術時,他的團隊研制的等離子體刻蝕機設備,已經正式掌握5 納米技術,它的復雜度要做到人的頭發絲萬分之一這么小的結構,在一粒大米上微雕最好能放200個字,他的刻蝕機可以刻10億個中文字。
     
     
    曾經,沒有金剛鉆,攬不了瓷器活,中國90%的芯片都依賴進口,我們的國產手機雖然在國內占據了70%的銷售份額,但80%的利潤要被別人拿走。
     
    曾經,落后就要挨打,強者生存,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沒有話語權,只能任人宰割,心里憋著一口悶氣,卻又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
     
    今天,我們有了這個“金剛鉆”,中國可以在核心領域突破技術“無人區”,宣告外企獨霸的時代結束!!
     
    尹志堯用努力顛覆了外企的霸局!在核心技術上占據了世界的最高點,用實力告訴世界,中國不再是核心技術的門外漢!
     
    感謝以尹志堯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為了制造中國芯,他們毅然放棄了在國外的安逸富足的生活,選擇了回國,他們是中華民族崛起的脊梁!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激光技術半導體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