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軍工航天新聞
飛機上做實驗 德國聚焦微重力環境下的3D打印
星之球科技 來源:智能制造網2017-11-14
我要評論(0 )
日前,德國正在進行一項名為失重條件下的粉末增材制造的研究,以期將3D打印技術的太空應用變得更接近現實,研究將在德國航空航天中心30周年拋物線飛行競賽中完成。這種...
日前,德國正在進行一項名為“失重條件下的粉末增材制造”的研究,以期將3D打印技術的太空應用變得更接近現實,研究將在德國航空航天中心30周年拋物線飛行競賽中完成。這種飛行的升降總共累計約4小時,每次都會造成約22秒的失重。
通過一項名為“失重條件下的粉末增材制造”的研究,德國正在將3D打印技術的太空應用變得更接近現實。據了解,這項研究已經由德國聯邦材料研究與實驗部(BAM)、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和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三大機構合作在DLR的30周年拋物線飛行競賽中完成。
競賽由法國Novespace公司組織,DLR執行。其中的飛行部分由空客A310客機完成。它從法國波爾多機場起飛,每天都會在大西洋上空進行31次拋物線升降。在總共為期5天的飛行中,這種升降總共累計約4小時,每次都會造成約22秒的失重(總共累計超過35分鐘)。
正是在這樣可以模擬太空的微重力環境中,團隊找到了讓金屬粉末保持穩定的方法——使用一種類似真空吸塵器的空氣-氣體流動吸入裝置——然后用粉床3D打印技術成功制造出了一個樣件。它很薄,只有30個打印層,卻讓團隊看到了真正在外太空打印更大零部件的希望。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