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汽車制造

    發改委就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

    Johnny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2018-01-10 我要評論(0 )   

    1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根據該戰略,計劃到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占比達到50%,大城

         1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根據該戰略,計劃到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占比達到50%,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覆蓋率達到90%,北斗系統實現全覆蓋;到2035年,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建成智能汽車強國。此次公開征求意見的時間為2018年1月5日至1月20日。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戰略性、支柱性產業,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穩居世界首位,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隨著汽車普及程度不斷提高,我國已快速進入汽車社會,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智能汽車已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分析人士認為,發展智能汽車不僅是解決汽車社會面臨的交通安全、道路擁堵、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等問題的重要手段,更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成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對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智能汽車成產業發展戰略方向

        分析人士指出,從技術層面看,汽車正由人工操控的機械產品加速向智能化系統控制的智能產品轉變,智能汽車已成為產業技術的戰略制高點;從產業層面看,智能汽車已成為產業融合發展重點;從應用層面看,汽車產品由單純的交通運輸工具逐漸轉變為智能移動空間;從競爭層面看,智能汽車已成為新一輪產業布局必爭之地,主要發達國家通過制定國家戰略、強化技術優勢、營造市場環境,形成了智能汽車先發優勢。
        根據相關部署,到202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框架基本形成。智能汽車新車占比達到50%,中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市場化應用,重點區域示范運行取得成效。智能道路交通系統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覆蓋率達到90%,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實現全覆蓋。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全面形成。新車基本實現智能化,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人-車-路-云”實現高度協同,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5G-V2X)基本滿足智能汽車發展需要。到203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享譽全球,率先建成智能汽車強國,全民共享“安全、高效、綠色、文明”的智能汽車社會。
        分析目前中國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優勢,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汽車產業整體規模保持世界領先,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電池、電機、電控及整車體系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為智能汽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網絡通信方面,涌現一批世界級領軍企業,為智能汽車發展積蓄了重要力量。寬帶網絡和高速公路網快速發展、規模位居世界首位,5G等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具有領先優勢,為智能汽車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中國達到了超過2億輛的汽車保有量、接近3000萬輛的新車年銷售量,為智能汽車提供了廣闊市場。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將構建自主可控的智能汽車技術創新體系、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車產業生態體系、先進完備的智能汽車路網設施體系、系統完善的智能汽車法規標準體系、科學規范的智能汽車產品監管體系和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車信息安全體系六大體系。通過立法、修法、釋法等舉措,消除影響智能汽車發展的法律障礙。盡快出臺公共道路自動駕駛測試規范,適時出臺智能汽車測試、準入、使用等環節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機器駕駛人”認定、法律責任確定等問題的研究,在條件成熟時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修訂,為智能汽車發展預留空間。
        同時,加強信息安全系統防護能力。實施智能汽車信息安全分域隔離,搭建多層縱深防御、軟硬件結合的安全防護體系,保障通信接口信息傳輸安全,加強車載芯片、應用軟件、操作系統和車用密碼等安全性設計。

    多舉措保障智能汽車創新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擬成立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領導小組,由國務院領導同志擔任組長,成員由國務院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擔任,負責統籌協調智能汽車發展全局性工作。在領導小組指導下,擬組建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平臺,負責貫徹落實國家戰略確定的重點任務。
        同時,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加大對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平臺等公共平臺的支持力度,推動智能汽車基礎共性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鼓勵具有技術特色的創新型企業參與智能汽車發展,推動眾包、眾創、眾扶、眾籌等多種創新模式。利用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等多種渠道,支持智能汽車重大項目建設和示范應用。
        強化人才保障,認真落實國家人才規劃相關部署,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汽車戰略謀劃與科技領軍人才、高水平創新團隊。實行吸引創新人才的激勵政策,建立重大項目與人才引進聯動機制,加大國際領軍人才和骨干人才的引進力度。
        鼓勵企業通過國際合作、聯合開發、股權投資等多種方式,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汽車品牌。支持企業通過跨國并購、合資合作等途徑,加快海外市場布局,增強海外研發能力,提高國際影響力與知名度。加強產業合作交流,鼓勵外資企業積極參與我國智能汽車產業發展。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技術創新專利保護與標準化互動支撐機制,促進創新成果知識產權化。強化質量、安全、環保、反壟斷等監管執法力度,規范智能汽車市場秩序。健全智能汽車領域信用規范,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營造誠實守信市場環境。發揮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公共服務平臺等支撐作用,為企業提供咨詢和專業化服務。

    轉載請注明出處。

    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