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ikuqo"></ul>
    <tfoot id="ikuqo"></tfoot>
    <tfoot id="ikuqo"></tfoot>
  • <ul id="ikuqo"><sup id="ikuqo"></sup></ul>
  •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推進四川光伏產業 走發展清潔能源之路

    星之球科技 來源:華西都市報2018-01-28 我要評論(0 )   

    截至2017年11月,四川省發電裝機總量為9133萬千瓦,其中光伏、風電裝機占比不足5%,光伏發電僅有150萬千瓦,占比僅1.6%?! ∪?/p>

     截至2017年11月,四川省發電裝機總量為9133萬千瓦,其中光伏、風電裝機占比不足5%,光伏發電僅有150萬千瓦,占比僅1.6%。

      去年,四川省的非化石能源消費僅占能源消費總量的30%,燃煤、燃油消耗是能源消耗的大頭。而近年來,以綠色、低碳為核心,環保和可再生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革命漸漸席卷全國。
     
      據相關資料顯示,四川的“三州一市”是我國太陽能資源的富集區,從四川省的電網結構來看,完全可滿足“三州一市”光伏發電的外送需求。
     
      今年,民建四川省委提交了一份名為《關于加快發展我省光伏產業》的集體提案,提出加重、加快推進光伏產業發展,不僅可改善困擾已久的霧霾問題,還可推進四川省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轉變。
     
    ·問題·
    化石能源仍占消費大頭
     
      “每年入冬前后,成都等四川主要城市的霧霾現象嚴重。”有相關人士指出,雖然成因較多,但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是主因之一。根據數據顯示,未來幾年四川省的煤炭消耗可能突破1億噸,化石能源消耗占據大頭。
     
      在這種情況下,結合既有的水電資源,大力發展光伏產業,有效形成“水光互補”的發展格局尤為重要。
     
      而在目前,四川省光伏資源開發及應用力度還遠遠不夠。根據《四川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到2020年,四川省電力裝機總量預計為1.1億千瓦,太陽能發電并網規模僅250萬千瓦,只占總裝機容量的2.2%,遠落后全國平均發展速度。
     
      截至2017年11月,四川省發電裝機總量為9133萬千瓦,其中光伏、風電裝機占比不足5%,光伏發電僅有150萬千瓦,占比僅1.6%。
     
    ·提案·
    形成“水光互補”格局
     
      經過民建四川省委的政協委員研究討論,針對光伏產業發展力度不足,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建議一 增加光伏在能源發展規劃比重
     
      2015年—2017年,中國光伏累計裝機量以年均70%以上的速度增長,未來幾年還將繼續保持該增速。
     
      通過結合四川省光照資源優勢,提案建議,調整《四川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增加光伏發電裝機在其中的比重,由目前規劃到2020年實現250萬千瓦裝機,提高到700-1000萬千瓦;占比由目前規劃的2.2%增加到7%-9%。
     
    建議二 加速構建水光互補清潔發展模式
     
      在“三州一市”等條件適宜地區加速發展光伏發電,并結合既有水電資源,有效形成“水光互補”的全省清潔發展格局。
     
      屆時,光伏發電正好疊加在白天用電高峰及冬季枯水期,可兩倍以上的提升四川省電網支撐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四川省未來發展的能源可持續供給問題。
     
    建議三 推進電力成能源消費主要方式
     
      四川省可配套相應扶持政策和專項資金,進一步擴大全省充電樁覆蓋范圍和數量,普及電動汽車。鼓勵支持各廠房、單位煤改電、油改電、氣改電工程,提升電力消費在能源消費中比重。
     
    建議 四推進光伏扶貧事業縱深發展
     
      光伏扶貧作為全國范圍內有效的一種產業扶貧方式,早已在全國形成共識。作為光伏資源大省之一,可利用甘孜、阿壩、涼山和攀西地區等“三州一市”發展光伏產業,深度推進光伏扶貧工作。
     
      這樣,可大大解決當地藏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同胞的增產增收問題,真正實現產業扶貧、造血扶貧和精準扶貧,并實現少數民族地區貧困人口脫貧后不再返貧的問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光伏產業光伏資源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